我县积极探索拓宽公务员进口渠道的新路子
作者:中共祥云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3-03-29 15:47:22 点击率:126
——祥云县面向退伍、转业军人招录乡镇武装干事
我县针对近年来公务员进口渠道狭窄、“三门”干部增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和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干部比例减少等问题,大胆破除陈规,从退伍、转业军人入手,在201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中,经省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同意,设置了5个专门岗位,面向全州定向招录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退伍、转业军人或各大专院校军事类专业毕业生为乡镇武装干事,为退伍、转业军人进入公务员队伍敞开了一道门,对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面上调研发现问题。我县针对乡镇经常反映能做事、会做事、做得成事的公务员极少的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012年全县乡镇公务员249名,其中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146人,占58.63%,科员103人,占41.37%。在科员中,女公务员45名,占43.69%;40岁以上公务员36名,占34.95%。明显存在领导干部和女公务员比例偏高、老龄化严重,与乡镇经常需要走村串户,直接做群众工作的实际不匹配的问题。为什么会不匹配?从公务员的来源就可找到答案。目前的乡镇公务员队伍主要是由在实施公务员制度之前就在党政部门工作的干部职工和实施公务员制度之后通过考试录用的“三门”干部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干部职工逐渐老龄化。而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多是应届高校毕业生,他们虽然学历高、年纪轻,但工作经验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很弱,尤其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更是难以应对。
点上分析寻找突破。我县为了找到破解乡镇公务员结构性矛盾的良策,选取乡镇武装干事岗位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全县10个乡镇武装部有5个乡镇共配备了6名专职的武装干事,编配率仅为50%;6名专职乡镇武装干事中,仅有1人是从人武学校毕业生中招录的公务员,占16.67%,另外5人都是具有部队服役经历的机关工勤人员,占83.33%。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全县乡镇武装干事队伍建设存在缺编严重、“以工代干”、后备干部储备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量的退伍军人虽然有从事乡镇武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但没有机会进入公务员队伍,不能成为符合任职资格的乡镇武装干事。
定向招录解决难题。我县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祥云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武装干事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积极与省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咨询、协调,将乡镇武装干事选拔纳入公务员录用的基本程序和办法实施,面向全州定向招录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退伍、转业军人或各大专院校军事类专业毕业生为乡镇武装干事。由于此项工作前所未有,在2013年网上报名过程中,出现因部分退伍、转业军人所学专业与报考系统设定不吻合而导致“审核未通过”的现象,后来与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反映后,确定了在申报学科门类时选择军事学类专业目录下任一专业的解决办法,让报考的对象与招录计划中的资格条件相一致,使得报考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为了体现公开、平等的原则,我县及时将此情况通过传真和邮寄挂号信的方式向全州各县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发出了《关于请求给予工作协助的函》,让全州有意报考的人员都知晓。目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积极踊跃报考,已达到开考比例。这样做,既能招录到符合乡镇武装干事岗位需求的人才,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源,又为退伍、转业军人进入公务员队伍开辟了一条道路,有助于发挥军人专长,同时还拓宽了公务员进口渠道,有助于提高基层执政能力。
深化认识拓宽渠道。我县定向招录乡镇武装干事的成功实践,说明人们对《公务员法》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多的盲点和误区。《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了公务员7个方面的任职条件,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十八周岁;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并没有对人员的身份、职业等进行限制。然而,人们总是囿于经验,习惯于用固定的思维模式来考录公务员,明明知道公务员来源渠道狭窄,大量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也不愿对公务员的来源、岗位的设置、资格条件的限制、招录方式等进行探索和实践。我县面向退伍、转业军人定向招录乡镇武装干事的成功实践足以证明,只要是不违背《公务员法》规定的想法,都可以大胆地进行探索,都可以获得成功。在以后的公务员招录中,我们可以面向工人、农民工、村组干部、非公有制企业人员等群体,设置专门岗位,实施定向招录,使公务员的来源更广泛,通过公务员队伍来源多元化促进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化,提高党政部门的执政能力,更好地推动发展、促进和谐。
(中共祥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