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步伐 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7-09 15:27:14 点击率:70
祥云是一个农业大县,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1.75%,农业人口多,要实现“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重点在山区。核桃产业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多年来,历届县委、政府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核桃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来抓,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我县山区、半山区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核桃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全县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壮大种植规模。1998年核桃普查,全县有核桃面积4.91亩。“十一五”以来,我县紧抓紧抓机遇,通过实施省列干果基地、绿色扶贫、特色经济林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州列干果基地以及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全县核桃面积累计已达到66.3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4.81万亩、盛果面积9.36万亩,初果面积15.45万亩。
强化产业带动。核桃在深加工方面,主要加工产品有核桃油、核桃营养粉、核桃乳饮料、核桃休闲小食品等。其中核桃油被列为近几年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较高的三大植物油之一。核桃在采摘、烘烤、加工等环节均需要大量的人工完成,随着核桃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将有效改变以出售核桃干果和加工核桃仁初级产品的现状,进一步延长核桃产业链,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带动农村劳动用工,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核桃产业的发展。全县现有核桃初级产品加工企业5个,个体加工户58户,主要以加工核桃仁初级产品,年收购加工核桃收购加工核桃2400吨,产值7800万元,产品附加值2640万元,加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360万元,初步形成米甸镇、刘厂镇两个核桃加工交易市场,产品远销韩国和上海、广州、福建等地,核桃加工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核桃产业的大发展。
打造良种品牌。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县核桃已形成了以三台核桃和漾濞大泡核桃为主的两大优良核桃品系,兼顾引进美国山核桃种植。三台核桃为我县的乡土树种,在1979年全国核桃科技协会上就被评定为全国优良品种。米甸、东山等乡镇的核桃以个大、壳薄、味香、仁白、营养丰富而驰名省内外。近年来,“三台核桃”无论是苗木还是产品,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树立起了“三台核桃”品牌,大大拓展了祥云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目前,国营祥云县清华洞林场建有优质核桃采穗圃1个,面积268亩,收集了优质核桃品种107个,可为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美国山核桃在鹿鸣乡引种已获得成功,云南省林科院选出的早实丰产新品种核桃在我县也引种成功,且表现较好。
提升产业效益。核桃是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是高热能营养食物,又是无胆固醇的绿色保健食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历来被称为“木本油料”、“铁杆庄稼”,是中国开发山区林业生产的重要经济树种。核桃仁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既是补气养血、润肺健脑、治疗多种疾病的中药,又是滋补营养、风味独特,广泛用于食疗、主食、糕点及高档菜肴的食品。据调查,普通核桃市场价格1998年是6元/公斤,2003年涨到10元/公斤,2005年12-14元/公斤,2006-2007年达18-25元/公斤。目前,国内市场上核桃干果的平均售价在25-40元/公斤,2012年全县核桃产量达8000吨,产值3.04亿元。经过长期以来的发展,随着核桃挂果面积的逐年增加,核桃产业的效益已逐步显示,已成为祥云县广大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增收的主要途径,目前,全县10个乡镇、60%以上的农民都种植核桃,为林农到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祥云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