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优简报第160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2-27 15:33:00 点击率:52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第160期
2011年12月日
Email: ybcxzyxcz@163.com
仁民街社区开展“走千户、访千人”活动
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拓展社情民意收集渠道,丰富为民服务手段,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近期,苍山西镇仁民街社区组织开展了“走千户、访千人”工作,真正做到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提前谋划,扎实开展“走千户、访千人”活动 。围殴扎实开展好“走千户,访千人”活动。苍山西镇仁民街社区一是整合人力资源,提升服务效率。明确规定走访主体,即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委会成员在党支部的统一安排下,积极开展针对广大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等服务对象的入户走访工作。二是明确走访重点,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入户走访工作向社区广大居民宣传政策法规、告知服务内容、听取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重点走访社区内失业人员、空巢老人、刑释解教人员、困难群众家庭、服刑人员及家属等重点特殊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他们提供援助与关怀,提高社区服务管理质量。三是丰富走访形式,拓宽服务渠道。坚持定期走访与重点回访相结合,单一走访与集中座谈相结合,听取利益诉求与征求意见建议相结合,促进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
精心组织,全力抓好“走千户、访千人”活动 。为全力抓好“走千户,访千人”活动,一是以点带面,推广入户走访典型经验。自今年9月入户走访工作开展以来,仁民街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分片、包干深入居民家中,详细记录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尤其对社区内人口流入流出、困难家庭等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重点走访社区失业人员、空巢老人、刑释解教人员、困难群众家庭、服刑人员及家属,及时了解群众的现实需求;合理解决在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的急难问题,落实首问负责制,能当场给予回复的现场答复,不能当场办理的告知办理期限,确实超出政策范围的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积极化解可能影响稳定的社会矛盾和邻里纠纷,杜绝走访过程中的“一访了之”现象;及时梳理居民群众对当前社会管理的意见建议,集中群众智慧,创新和完善社区服务手段,开辟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新渠道。二是定期召开各组入户走访情况汇报会。仁民街社区组织各走访小组负责人定期对入户走访情况进行汇报,总结交流入户走访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开展好后期入户工作者入户走访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入户走访工作的影响力,提升社区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知度;召开交流座谈会,汇集民情民意民智,对群众反映的有关社区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认真整改落实,为上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条块结合,扩大入户走访覆盖面。仁民街社区结合地域范围、人口特点、重点对象分布以及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因地制宜的确定走访方案,建立“横到边、纵到底”入户走访网络,合理安排走访进度,消除走访死角。严格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按人口分片落实走访负责人,采取“分组、分片、分时段”的方法,由社区统一安排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内居民家庭进行走访,杜绝走访工作中出现避重就轻、走过场等问题,确保走访工作扎扎实实取得成效。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走千户、访千人”活动取得实效。 通过加强领导、建立长效机制以及兑现承诺等措施,确保“走千户,访千人”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入户走访有人抓、有人管。仁民街社区党支部成立了“走千户、访千人”活动领导小组,社区工作者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制,将定期入户走访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抓实。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入户走访常态化。在分片包干责任制的基础上,将入户走访形成制度,切实做到入户走访工作为了群众,贴近百姓,服务民生,提高居民群众满意率。三是切实兑现承诺,注重走访工作实效。将“走访”活动与前期开展的“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活动有机结合,及时向走访对象报告履行承诺的进度和结果,根据走访活动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调整承诺内容和承诺时限,并切实兑现承诺。自入户走访工作开展以来,仁民街社区共走访居民10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600余条,内容包括环境整治、区域经济发展构想、城市交通、民计民生等各个方面;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帮助近300余户困难家庭解决就医、就学、就业等实际问题,就地解答居民提出的民计民生问题1200余条,中秋、国庆节期间积极争取资金和物资,慰问困难群众80余人次。随着入户走访的深入开展,仁民街社区切实摸清了居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掌握了群众内心的真实意愿,听取了居民的意见建议,解决了居民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仁民街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的针对性,增强了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了社区工作的群众满意率。
报:州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
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室,县级国家机关各单位、人民团体、企事业单
位、党组织关系在漾濞的中央和省州属单位党支部(党委、党组、党总支)。
(共印1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