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简报第35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20 20:21:51 点击率:42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第35期
2010年8月31日
Email: ybcxzyxcz@163.com
【学习普发兴先进事迹典型案例】
先锋旗帜扬起来 小康路上竞风流
——记漾濞县苍山西镇马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龙
苍山西镇马厂村地处漾濞彝族自治县县城东部,距县城4公里,全村共辖1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白、彝等8个民族,共有农户627户,2404人,耕地总面积2424.51亩,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集山区、坝区为一体的大村。马厂党总支部共有党员85人,设总支委员7人,下设3个党支部。该村在党总支部一班子人的带领下,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田野,宽敞明亮的楼房,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以及无公害蔬菜种植区,成为大理州小康示范村、州级文明村。2008年7月,马厂村党支部被中共云南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7月,马厂村党总支部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被大理州确定为州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单位。2009年,马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龙同志被省委表彰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生活富了,班子强了,殊荣有了,可杨龙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以普发兴同志为榜样,紧紧围绕抓生产促发展保民生,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第一线,千方百计为村民服务。
党建领村
以抓好党建来促进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杨龙及村党总支部一班人始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时刻关心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把要解决的问题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困难农户家中,落实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来,提出了“团结干事谋发展,科技富民奔小康,以稳粮、兴林、畜、菜、渔,促小城镇发展的工作思路”。村里建起了党员活动室,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计划生育协会、蔬菜协会、老年人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等群团组织。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使马厂村的各项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路子。2007年村党支部开展了以党员做到“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共产党员户“五带头”星级管理试点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科技兴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让村民不再“住着好坝子,过着穷日子”。杨龙带领党总支部一班人充分利用位于城郊和临近下关的区位优势,着力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区域特点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经济效益显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一是抓实核桃产业。在山区和半山区,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山区核桃种植优质泡核桃6万余株,最多的农户一年可收入15万元,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依靠科技,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坝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以“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值”为突破口,村党总支部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在科技培训会上,请州、县有关专家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加大名、优、特、早、稀作物品种推广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村掀起了人人学科学,家家信科学,户户用科学的良好风气,现在全村有养猪大户50户,无公害蔬菜种植户150户,种植出来的蔬菜、西瓜远销外地州,让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产业富村
杨龙带领村党总支部一班人根据马厂村的实际,想法设法促进坝区群众增收。一是认真做好劳务输出。他积极与县劳动部门联系,鼓励支持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全村全年在外务工人员达700多人,季节性在外务工500多人,长年在外务工人数200多人,每年的劳务收入都在400万元左右,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二是积极培植个体私营企业。1991年,马厂村支持创办了漾濞机制砖厂,不仅解决了漾濞县乃至周边地区用砖紧缺的问题,还使企业取得了经济效益,村民增加了就业渠道。1998年引进外资创办了漾濞农机灯具厂,不仅为漾濞县填补了农机具的空白,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厂以厂养厂于2007年创办了安奕牌电动摩托车装配厂,安奕牌电动摩托车远销缅甸等国,使漾濞县的产品第一次进入国际市场。三是支持鼓励村民创办农家乐。大力支持和鼓励村民办起了“山海庭院”、“青菊聚贤庄”活跃了农村市场,为旅游业等项目打下了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全村现有商业服务点15户,生猪屠户24户、个体运输户18户,有工程建筑户6户,个体私营户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活跃了农村经济。
基础强村
在上级和交通部门的支持下,杨龙积极争取,把握机遇,在小康示范村建设工程中,村党总支部确定出了打基础、上台阶、见成效的工作思路,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为重点,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投资90万元新建了大漾公路至村委会、学校及村内主干道水泥路面2千米,新修村组弹石公路,及山区7个村民小组的水毁公路10千米,新建2千米沟路配套机耕路,改善农村交通状况,使群众告别了“天干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改造了广益河至第一村民小组三面光沟渠2千米,解决近500亩的农田灌溉。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37.5万元,新建坝区6个村民小组220户村民自来水管道和山区7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管道5千米,小水池3个,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饮用水质差的问题。三是抓亮化净化工程。投资44万元对村内12户简易房进行改造,对126户农户的房屋进行粉刷亮化,并在全村范围内改造卫生厕所200个蹲坑,新建垃圾燃烧处理池9个,通过改造消除了危房用户的安全隐患,改善了人居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变了群众的生活习惯,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文明。四是抓能源基础建设。新建沼气池80个,通过工程的实施提高了群众节能、环保意识。
文化活村
为营造良好的乡风民俗,村党总支部号召,在全村开展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提供对老人实行厚养薄葬,反对铺张浪费移风易俗。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村党总支部发动组织了四支文艺队,群众自愿参加,年龄不限,节目可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每逢村里农户办喜事,他们就去演出恭贺,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让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继续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为主要内容,创建平安社会、和谐社会,使小康村建设步伐沿着正确的轨道开展。
报:州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创先
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室,县级国家机关各单位、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党
组织关系在漾濞的中央和省州属单位党支部(党委、党组、党总支)。
(共印1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