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优简报第104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21 17:55:35 点击率:38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第104期
2011年5月27日
Email: ybcxzyxcz@163.com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坚持党性 服务人民
顺濞乡党委书记 左学军
近期,顺濞乡组织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以多种形式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全乡党员干部群众中掀起了学先进的浓厚氛围。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我也感受颇深,那就是:坚持党性,服务人民。
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当前,有人对忠诚于党的时代价值认识模糊,有的甚至片面认为忠诚于党是“老话题、老经验、老传统”,是空喊口号,无需费时劳神重新再提,殊不知这就是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学习杨善洲,我们就是要学习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党和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党和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党和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自觉地把推动改革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推动发展中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领导20多年,退休后植树造林20多年,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殚精竭虑地为群众办事,无愧于诚以修身、心系人民的“公仆”称号。在杨善洲的心里,对人民群众永远怀着一种谦卑与敬重,他认为人民群众是主人,他是公仆。在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户口本、没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房子、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褒奖,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杨善洲老书记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又一新起点,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他那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的毕生实践,铿锵有力地印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公仆情怀。杨善洲老书记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浩然正气的精神难能可贵!
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时刻谨记自己永远是劳动人民中的普通一员。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好榜样。杨善洲通知无论身居领导岗位,还是退休还乡之时,始终克己奉公、心系群众,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是一张简易床、一张学生用的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个小碗……”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劳动者的家当。早在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就提出把他的妻子孩子转成城镇户口,他谢绝了;他下乡碰上饭点,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绝不例外;他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木桌,一张木板床,床上一个草垫子和草席;穿的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喜欢抽烟,却舍不得抽纸烟,天天一包烟叶子一支烟斗带在身边。他走到哪里,谁也看不出他是个大干部,曾经闹出几次去宾馆开会被服务员挡在门外的笑话。在杨善洲眼里,权力是人民的,是为人民来行使的,这些,全因为他一直把自己当做普通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我们该以杨善洲老书记为镜,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公而忘私,坚持做到在物质利益和个人待遇方面保持普通性,在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方面体现先进性,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以自身的示范作用去带领群众,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服务群众。
报:州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创先
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室,县级国家机关各单位、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党
组织关系在漾濞的中央和省州属单位党支部(党委、党组、党总支)。
(共印1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