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优简报第71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21 17:40:30 点击率:29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第71期
2011年2月24日
Email: ybcxzyxcz@163.com
创先争优促发展 碧水蓝天映新村
——鸡街乡以创先争优促移民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鸡街乡严格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扎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移民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夯实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使移民新村处处呈现出碧水映蓝天、高原出平湖的美好景色。
实施项目工程,构建宜人居住新农村。高度重视新农村规划工作,根据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要求,大力建设公益事业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施安居工程,着力打造移民点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以小区为建设模式建成宜居民房26幢,绿化率达70%。实施文教卫生、美化亮化、公益设施、道路修筑等一系列项目,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推进产业发展,构建生活富裕新农村。始终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的培植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对农业产业建设的扶持政策,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培植新的优势,千方百计增加农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2010年,乡党委、政府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突出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抓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引进了优质水果种植,并以移民新村为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工程涉及移民户8户,种植面积为30亩(其中:红提10亩、枇杷20亩),打造集开发、引种、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科技示范基地。同时,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水产资源,积极发展养殖业,在养殖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双代管、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群众生活。
完善配套设施,构建乡风文明新农村。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提高农民素质,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积极组织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部分农民群众掌握了解1—2门实用技术,为新农村建设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并逐步完善了村卫生室、党员电教室、小超市等设施的配套,通过现有的设施,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移民杯”篮球友谊联赛以及送图书进村等活动,开展各项先进典型评比活动,进一步弘扬正气、促进和谐,净化了农村风气,培育了新型农民,丰富了移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不断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法,引导带动村风民风、生活居住环境、文化道德建设等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强化组织建设,构建政治文明新农村。以创先争优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组织“学党章、学政策法规、学致富本领,比党性修养、比能力素质、比致富增收、比先进,争当政策法规的宣传人、争当永葆先进的践行人、争当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争当学用科技的示范人、争当文明新风的传播人、争当扶贫帮困的热心人、争当遵纪守法的模范人、争当尊老爱幼的明理人、争当邻里和睦的团结人、争当社会和谐的构建人”的“三学四比十争当”的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抓重点、抓关键,把落实“三项制度”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结合实际确定鲜明主题和鲜活载体,深入挖掘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借助会议、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渠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浓厚氛围。
报:州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创先
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室,县级国家机关各单位、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党
组织关系在漾濞的中央和省州属单位党支部(党委、党组、党总支)。
(共印1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