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山水生态型山地城镇雏形渐显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31 10:35:46 点击率:14
围绕“一山两河三区”打造“苍山之城”
漾濞县山水生态型山地城镇雏形渐显
本网讯(记者 熊贵才 通讯员 罗珍水)近年来,漾濞县始终遵循“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原则,按照“盘活存量、集约利用、组团发展、向山延伸”的城镇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先后投资2亿多元,先后实施了县城北区和东区开发、老城区改造、雪山河治理、供水管网改造、城镇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建设项目,完成了中国核桃城建设等工程,县城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大瑞铁路、中缅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城镇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明显提高,人居条件显著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漾濞区位优越,距州府大理仅29公里,地处苍山西坡,正好与苍洱风光和白族风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此外漾濞自古就是滇西的“交通咽喉”,不仅是 “滇西中心枢纽”大理的重要门户,更是云南桥头堡建设陆路通道上的重镇,同时漾濞地广人稀、资源富集,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针对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资源优势,该县坚持走山坝结合、组团式发展的路子,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耕则耕”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和其它综合规划,加大低丘缓坡土地区域规划调整,预留和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大力推动城镇向山地组团式、串珠型布局,改变城镇“摊大饼”式发展。结合县城山青、水秀、林绿的自然生态优势,县委政府以山为景、水为魂、城为本,围绕“一山两河三区”,即:围绕点苍山、漾濞江和雪山河,建设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市场物流发展区、以雪山河为中心的苍山生态居住区、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博南古道文化体验区,在突出地域特征、彰显城市特色、体现城市品位、优化产业布局上着力,将县城区建成兼具民族风情与古城特色的“苍山之城”,加快形成“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在推进规划科学性、长期性和可行性过程中,该县以“大理后花园”、“半壁苍山”的西坡神韵和异域风情、“滇西交通咽喉”、“地广人稀的绿色宝地”和“中国核桃之乡”来定位漾濞,以漾濞江和雪山河为县城中心景观轴;北片区突出山水田园风光、文化教育优势的宜人居住环境;东片区发展串珠式现代城市行政中心;主城片区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南片区发展仓储物流新区。突出东片区为重点开发区;主城片区为重点改善区;雪山河公园、沿漾濞江保护区域为重点生态治理和培育区的重点地区规划。规划范围总面积约4.40平方公里。至2015年,县城人口由2010年的18546人增加到3.45万人;建设用地由172.77公顷发展到413.4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由93.16m2增加到119.85m2。规划建设重点控制区用地面积为439.68公顷(建设用地为413.48公顷),新增建设用地240.71公顷。新建团山公园、新建雪山河公园、改建主城区公园(两片)、新建北片区公园等园林绿化重点建设工程,真正把漾濞县城建成为以生物资源开发、绿色食品加工、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环境优美、和谐发展的山水生态型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