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注重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30 15:23:13 点击率:254
近年来,漾濞县紧紧围绕“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活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目标,全面加强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工作,为“四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注重培养,增强能力。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参加云南省时代前沿知识讲座、在职自学、在职进修等方式,对“四类”干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鼓励“四类”干部通过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远程教育学习等途径开展学历培训。去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干部培训班7期、培训干部1768人次,并有重点地选派了126名“四类”干部参加省、州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学习。按照县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多岗培养锻炼的意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四类”干部,为他们健康成长“搭台子”、“压担子”。去年以来,全县共选派11名“四类”干部到省州有关部门挂职锻炼,104名“四类”干部驻村锻炼,22名“四类”干部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锻炼,5名“四类”干部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自谋职业锻炼,使他们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四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注重选拔,增强活力。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县委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州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目标、各班子干部的数量以及“四类”干部的比例要求,坚持看能力不看资历、看水平不看文凭、看本领不看年龄、看主流不看支流的原则,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最大限度地使用“四类”干部。目前,全县乡科级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329人,占80.84%;妇女干部71人,占17.44%;非党干部34人,占8.35%;35岁及以下干部141人,占34.64%。乡镇和县属部门领导班子初步达到了“四类”干部配备要求。
三、注重管理,增强动力。坚持 “管”、“育”、“用”结合,切实加强 “四类”干部的使用和管理。通过安排“四类”干部挂职锻炼、选派培训、外出谋职、参与一线工作,深入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对部分干部出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提醒、打招呼,加强平时监督。对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的“四类”干部,采取交任务、压胆子、轮岗交流等办法,促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对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经验的干部,围绕全县重点工作,有计划地将他们安排到急难险重的岗位去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四类”干部中的优秀年轻干部,给予重点关注培养,定期不定期深入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发展潜力以及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已提拔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年轻干部,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加强跟踪考核、监督、培养、教育和管理,让他们接受严格的锻炼,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熟。
(本部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