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七强化” 建实服务站
作者:漾濞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3-09-13 08:52:38 点击率:58
漾濞县太平乡以“强化领导,抓好建设;强化联合,整合资源;强化纪律,优质服务;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强化职责,明确内容;强化制度,完善服务;强化管理,严肃考核”的“七个强化”打造群众满意的农民服务站。
强化领导,抓好建设。太平乡认真组建由各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为工作人员的农民服务站,及时办理或转办群众申请办理的有关事项,集中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答复和解释群众对政策、科技、法律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农民服务站站长由分管基层党建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负责农民服务站日常管理、年终考核等工作,确保运转正常,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联合,整合资源。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将具有行政审批、行政收费和服务职能站所的司法、民政、财税、计生、农机、林业、土管等部门的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农民服务站,有效整合资源,统一调配工作人员,强化协调,减少服务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服务站的作用。
强化纪律,优质服务。农民服务站采取对口代理服务的方式及时办理,办理时间不超过两个星期,若不能办理的或不能按时解决的事项,必须向申请服务人作当面解答。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要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迎人,一把椅子让人,一杯热茶敬人,一句好话暖人,一颗诚心待人。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六不准”,即不准让群众受冷遇,不准让申办的事项受积压,不准让承诺事项受延误,不准让差错失误发生,不准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影响,不准乱收费和吃拿卡要。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及时研究和部署农民服务站建设和运行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采用张贴标语、出黑板报、党务公开栏、上门入户等形式,就“农民服务站”的性质、工作范围、服务对象等要素向社会作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知晓设立“农民服务站”目的和意义、宗旨和目标。全面公开农民服务站的工作流程、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承诺等工作项目,免费为农户发放宣传资料,详细介绍农民普遍关心的民政救济、医疗保险、农机补贴、外出务工等各项工作服务内容,提高群众的认知度、认可度和信赖度。同时,及时总结、推广和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强化职责,明确内容。制定农民服务站相应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提供向群众政策宣传、农科信息、素质培训、技术推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指导、计生民政、文化娱乐、法律援助、信访接待、扶贫济困、证照办理等各类公共服务,以及金融信贷、产品营销、土地流转等服务。在服务站建设中,要求将服务内容和流程上墙公示,让群众知道有所需所求时该“去哪里办理”、“找谁办理”、“该怎样办理”。
强化管理,严肃考核。建立服务承诺、首问首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和全程代理等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将农民服务站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检查考核的内容之一,设立投诉信箱和电话,对农民服务站及工作人员的办事数量、办事效率、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农民服务站工作人员,要大力宣传表彰;对服务态度差、群众不满意的农民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通报批评、问责或调整更换等处置,窗口工作人员为当事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人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化制度,完善服务。建立健全农民服务站各项工作制度,实行工作人员亮证挂牌上岗,建立工作台账,规范痕迹资料管理,对群众办理事项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答复,项项有测评。实行“窗口式”服务,对服务范围内的事项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精简办理环节,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变群众分头跑为干部集中办。实行“流动式”服务,根据工作需要由乡镇农民服务站统一组织窗口工作人员组建“流动服务队”,定期到各村实行上门服务,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便可办理事务、反映情况、了解信息、解决困难,变群众上门跑为干部下乡办。实行“代办式”服务,采取指定民事代办员专人全程代理群众申办事项,变群众自己跑为干部全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