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县四措并举促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07 15:36:04 点击率:46
近年来,漾濞县紧紧围绕“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一要求,从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加强培训、畅通渠道四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强化管理,促进村官下得去。一是健全制度。先后制定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纪律》、《大学生村官考勤管理制度》、《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制度》、《大学生村官工作职责》等制度,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服务。二是明确责任。明确县委组织部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部门,明确分管副部长为责任人,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服务措施;明确乡镇及以上部门,严禁以借用、帮助工作等名义,长期调用大学生村官,确因工作需要的,一般不超过1个月,并须报经县委组织部同意;明确乡镇党委、政府是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的主体,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干事)是直接责任人,村两委负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安排、工作考勤和日常安全工作。三是结对帮扶。构建“四位一体”帮带责任体系,即建立县处领导干部联系、县直部门领导帮扶、乡镇领导结对和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
完善服务,促进村官待得住。一是严格政策,以待遇留人。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每人发放2000元的一次性安置费;2009年以来,所有村官执行1500元/月的补贴,并由县财政统一购买社会养老、医疗、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激发村官扎根农村、安心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跟踪培养,以事业留人。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按照“双求一平法”(用人单位申报需求,大学生村官根据个人情况提出要求,组织部协调平衡的安排)分配工作,实现大学生村官个人意愿、专业发挥与实际需求的有机结合;实施大学生村官成长计划,让他们独立处理村级事务并参与村级重点项目建设。三是给予温暖,以感情留人。县委组织部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困难,并及时传达省、州相关政策和招聘信息。加强培训,促进村官干得好。一是做好任前培训。围绕农村基层工作实际对每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二是做好任中培训。每年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委干教委组织的村干部培训班,让大学生村官更加明确工作方向,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工作信心。三是做好调训轮训。根据各村情况和省州安排的培训内容,按照每年不少于20%的要求,积极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省州调训、轮训,提高其服务“三农”的能力。
畅通渠道,促进村官流得动。一是畅通续聘渠道。对服务期满、考核在称职以上且本人愿意继续留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经双向选择,可继续聘用1个聘期。二是畅通进入乡镇、村领导班子渠道。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参加乡镇党委班子、村“两委”班子的换届工作,引导他们参加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竞选。三是畅通考试录用渠道。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录考试,拓宽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四是畅通自主创业渠道。结合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先锋工程的开展,积极为志愿创业大学生村官提供支持帮助。
截至2011年,漾濞县共选聘大学生村官88名,6名大学生村官经过选举进入到乡镇党委领导班子,3名大学生村官经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通过招录考试,31名大学生村官成为公务员,18名大学生村官成为事业干部,2大学生村官到国有企业工作,1名大学生村官通过竞争性选拔走上领导岗位。(通讯员 王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