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五抓夯实农村党建基础助力山区经济发展
作者:王金华 施孙俊 发布时间:2015-12-31 14:45:40 点击率:36
为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漾濞县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要求,按照县委“1234”的发展思路,结合全县群众离县城远、群众居住分散、山区乡镇多多等实际,积极探索山区党建工作新模式,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结合点,五抓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助力山区经济发展。
抓队伍建设,夯实经济发展人才基础。把选配山区党组织班子、尤其是选配乡镇和村组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好”标准,选配村“三委”班子,要求党总支部书记党性强、作风正、“双带”能力强;村“三委”班子成员公道正派、开拓进取,在党员和群众中威信高,班子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好,执行政策、示范带头、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和民主管理能力强。并要求要经常性开展村级干部队伍培训教育,班子成员要能够成为致富带富能人达60%以上;村“三委”班子团结协作,工作运行规范,班子成员廉洁守法。县委经常性下基层督促,要求支部经常性开展党组织活动,每年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以上;注重村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建立有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后备干部数达3人以上。
抓队伍教育,夯实发展带头致富基础。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放在加大党员队伍管理和培训,充分发挥村级党校和远程教育站点阵地的作用上,以“党性教育+技能培育”等行之有效的模式,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种养大户培训、农村经纪人培训等专题专项活动,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有致富技能的党员以“一帮一”、“几帮一”的形式结对帮扶贫困群众,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水、电、路、就医、上学、低保、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入党积极分子每年3名以上,每年发展1名党员以上。
抓产业发展,夯实经济发展支柱基础。依托县情、乡情、村情,努力实施“一村一品、一组一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种植业、特种养殖业、休闲农业、高原特色林下经济产业、加工服务业等地方产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要求每村党总支部发展1个以上产值达50万元的万元增收产业连片基地,打造1个以上特色品牌,建立2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5%以上,每年培育3名以上党员致富能手,家庭年纯收入达6万以上。
抓乡村建设,夯实和谐发展基础。坚持因地制宜、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原则,加强村组建设规划。开展乡村组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的三清洁活动,村组干道硬化、危房改造、房屋风貌改造、污水和垃圾处理、庭院绿化、改水改厕改灶达60%以上;建立健全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制定村组日常保洁、绿化养护、动态督查和违规问责等办法,做到村村有保洁管护制度、有保洁监督员,使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现村美组洁、水清林绿、景美人和。
抓法制建设,夯实依法治乡基础。县委定期督促村村落实民主议事制度,大事要事要经村民主讨论决策;坚持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向当地党委报告;坚持党务、村务公开,做到公开时间及时,内容全面真实,让群众心中明白;坚持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强化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和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开展“民情恳谈”活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拓宽群众参与管理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