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员齐动”保民生 模范带头见实效
作者:漾濞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3-09-26 10:33:46 点击率:65
2012年入冬以来,漾濞县降雨量持续偏少,由于干旱、少雨、气温高、蒸发量大、形不成明显径流,造成库塘蓄水不足,给全县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为切实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我县45名大学生村官按照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四群”办关于在抗旱保民生保供水中充分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立足岗位积极应对,合力抗旱,充分发挥抗旱“信息员、宣传员、协调员、调解员、服务员”的作用,在抗旱救灾工作中争先进位,力争将旱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发挥抗旱信息员的作用。为准确掌握各村的受灾情况,确保抗旱救灾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其文化水平高、知识结构新和平时在开展村情民意调研员工作时对群众情况比较清楚的优势,按照受灾严重程度,及时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掌握本村水资源储备情况和用水需求,详细了解本村农作物和经济林果受灾情况、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和出现人畜饮水困难情况等,尤其注重对农村五保户、残疾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用水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建立了相应的送水台帐,为上级党委政府制定救灾措施提供依据,在“抗旱先锋行动”中充分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全县45名大学生村官深入走访受灾自然村1139个,走访调查受灾群众1076户,统计掌握了60多个村委会620多个村民小组的受灾情况。
发挥抗旱宣传员的作用。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抗旱的能力,激发群众抗旱的信心,推进抗旱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其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懂的科技知识多和在做远程教育管理员掌握了更多的抗旱救灾知识等优势,多形式、多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抗旱知识和党委政府的抗旱决策部署,引导群众树立信心。通过利用远程教育信息平台、手机短信、黑板报、宣传资料等平台,借助街天人员集中的有利时机,深入各村民小组召开群众会议、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里向群众宣传气象变化、森林防火、安全和节约用水等知识,让农民群众掌握更多的科学抗旱知识,及时调整生产方式,降低旱灾带来的损失,让群众作好抗旱“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促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自觉投入到抗旱救灾中来,在“抗旱先锋行动”中充分发挥宣传员的作用。全县大学生村官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播放抗旱知识50多场次,编发抗旱短信300多条、墙报400多期、宣传标语20多条,召开群众会议500多场次,报道信息200多条,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宣传抗旱知识100多次。
发挥抗旱协调员的作用。为确保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受灾地区及时得到救助,大学生村官积极深入缺水严重的村组、学校,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用水量,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将物资和水送到急需的地方。同时,结合全县正在开展的“四群”教育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等工作,认真落实好“三深入、四联户”工作,积极协调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与农户结对抗旱,并积极投身到与农户结对抗旱中,手拉手、心连心,与农户共度抗旱救灾难关,在“抗旱先锋行动”中充分发挥协调员的作用。全县共有82名新农村指导员与652户农户结成抗旱对子,全县45名大学生村官与223户农户结成抗旱对子,参与了多个群众人畜饮水项目工程的建设,组织群众修复沟渠14条,5千多米。
发挥抗旱调解员的作用。为解决取水过程中产生的群众矛盾,使群众不因抗旱救灾产生新的社会矛盾纠纷、也不因矛盾纠纷影响到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在做矛盾纠纷调解员时积累了大量调解经验的优势,积极与村干部一道,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公平公正地处理解决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广大群众有旺盛的抗旱斗志,形成广大群众团结一致抗旱救灾,为抗旱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抗旱先锋行动”中充分发挥调解员的作用。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官参与调处各类用水矛盾纠纷6件,化解了在抗旱工作中形成的各类矛盾15件。
发挥抗旱服务员的作用。为确保广大群众有水喝,能喝上放心水,能开展生产自救,把旱灾影响降到最低。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自身年富力强的特点,发挥在做富民强村服务员时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的优势,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艰险、乐于奉献的精神,踊跃报名加入“抗旱先锋队”,为当地受灾群众送饮用水、送物资、送温暖,帮助找水源、抓生产、解难题,确保群众有水喝、喝上放心水。在送水过程中因道路原因无法送水的村组,“村官”带领群众为抗旱运水车辆修扩路,持铲上阵,不畏辛苦。在抗旱过程中,各种作物因旱得病,大学生村官针对作物受灾情况,上网查资料,咨询农技人员等方式为群众解决难题,减少群众损失,在“抗旱先锋行动”中充分发挥服务员的作用。全县45名村官全部都自愿加入到了9支抗旱先锋队中,参与建设(维护)水窖,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