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下基层要“三忌”
作者:韦雪峰 发布时间:2013-07-12 15:57:43 点击率:54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制定了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规定和实施办法,旨在纠正部分领导下乡调研走过场、做样子、搞形式,在基层干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要想改变这种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就要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做到“三忌”。
一忌前呼后拥。部分领导下乡喜欢热闹,提前通知乡、村准备接待,再通知记者、分管部门或下属单位,加之乡镇干部陪同,结果是下乡村调研车辆一队,人员一群,使基层干部忙作一团。既花费了时间、精力,又浪费了物力、财力,可谓得不偿失。为此,领导干部要转变思想观念,下乡调研或检查工作,坚持做到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搞层层陪同,不提前打招呼作安排,不做下乡一天,宣传报道几天。
二忌听喜不听忧。有的领导干部到乡村,喜欢听成绩汇报,喜欢听吹捧奉承的话,不喜欢听问题和困难汇报,更不喜欢听建议和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官僚主义的思想在作祟,不想面对困难,害怕解决问题,听不进真言建语,不注重收集掌握基层真实情况。转变这种不良作风,就要领导干部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本着了解困难、解决问题的思想,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的心声,听取有关发展的建议意见,多听逆耳忠言,少听奉承之语,真正接受群众的意见。
三忌看富不看贫。少数领导干部下乡或到企业调研,总喜欢看发展好的、工作出色的、效益可观的,对于工作一般或落后的不关心、不重视,甚至敷衍了事,走马观花,起不到支持、帮助和推动的作用。解决这种作风,就要领导干部端正态度,调整心态,主动到发展落后、群众困难的地方或困难企业中,帮助谋发展思路、解发展难道,想尽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企业摆脱困境,真正使调研过程变成解难事、破难题、商良策、促发展的过程,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总之,领导干部要带着“为什么、做什么”的思想,下基层了解真实情况,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注重调研实效,调研成果转化,使调研成为服务联系群众,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