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自治“四群”工作简报第43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28 15:38:23 点击率:63
漾濞彝族自治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
教育实行干部
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简 报
第43期
中共漾濞彝族自治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10月24日
Email: ybxsqb@163.com
抓实四群教育 开展随机调研 促进和谐稳定
漾濞县政法系统“四群”教育活动有声有色
自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漾濞县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政法综治维稳等工作,抓实四群教育、开展随机调研、促进和谐稳定。
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情入基层,带去真情倾听群众心声。现如今,交通通讯发达了,干部却离群众远了。各种文件、数据、会议,甚至网络、视频,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隔阂,缩小了空间距离的同时也增加了心理距离。全县政法系统各部门按照部署要求,结合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干部下基层,挂乡包村、驻村联户、带案下访、开展巡回法庭、定期不定期走访……全县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村组,来到群众中间,吃农家饭、睡农家床、说农家话、干农家活,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努力构建浓浓的干群鱼水情。
在“四群”教育活动中,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漾华带头深入挂钩联系的苍山西镇驻村入户调研。他要求,全县政法系统的领导干部在“四群”教育活动中,要真正沉到最基层、住到农户家、去到第一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体验普通群众生活、体察困难群众疾苦、体悟上访群众期盼,做到身入、心入、情入,真心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难,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着诚意化解矛盾纠纷。全县政法系统把接待群众来访、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四群”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求政法干部主动深入到社会矛盾比较多、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地方,全面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收集研判情报信息,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化解矛盾。
活动开展以来,政法系统各部门认真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及时调处化解了一些矛盾纠纷,帮助解决了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着力化解多个涉法涉诉难点问题。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细化管理网络,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带动群众共建和谐稳定。全县政法系统把推进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四群”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政策宣传、法制教育、法律咨询、专题辅导等形式,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
县委政法委参与县委干教委组织了全县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培训3期,政法各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到挂钩联系乡镇村开展多次法制宣传和相关工作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组织村民联防、警民共建、邻里守望、试点引路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在维护稳定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听取基层群众对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司法便民、执法利民、法治惠民措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政法机关的新变化、取得的新进步。结合驻村联户,政法系统各部门主要领导,重点了解民生建设、综治维稳、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情况,与群众共同探讨加快富民强村、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法新举措,有效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着眼小事、办好实事、了解难事,带回思路推动工作落实。全县政法系统各部门在“三深入”中,深入学习“插甸经验”,采取随机调研的方式,通过召开民情分析会,着眼小事,采取“五个抓实、五个到位”办好实事,即:抓实挂乡包村,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抓实驻村联户,做到下派干部履职到位;抓实“三同”体验,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到位;抓实第一现场,做到一抓到底到位;抓实组织基础,做到基层组织建设措施到位。
通过采取自选路线、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一竿子插到底的随机调研方式,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并把调研的情况带回部门深入分析,研究思路抓落实。
随着“四群”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县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接到了“地气”,凝聚了“人气”,增添了“底气”,进一步强化了宗旨意识、解决了突出问题、促进了作风建设、提高了群众工作水平、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报:州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同志,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室,县级国家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州属驻漾各单位党支部(党委、党组、党总支)。
(共印10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