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自治“四群”工作简报第39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17 14:35:11 点击率:58
漾濞彝族自治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
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简 报
第39期
中共漾濞彝族自治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8月6日
Email: ybxsqb@163.com
漾濞县在“四群”教育中突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漾濞县在“四群”教育活动中,结合民族山区贫困县的实际,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作为总体目标之一,以帮助民族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注重实效,全县呈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以“四群”教育为抓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目前,漾濞全县9个乡镇、83个单位,3280名干部职工深入村组、走村驻户,与近8000户少数民族群众结成对子,交成朋友,认成亲戚。他们吃在群众桌、住在群众家、劳在群众地,切切实实了解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现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思想动向。当群众思想上有疙瘩、有矛盾、有诉求时,多交流沟通、解开心结,认真调解、化解矛盾,悉心倾听、帮助落实。通过抓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拓宽了少数民族群众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渠道,充实了党委政府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的途径,完善了调解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的手段。
以尊重民风民俗为基础,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尊重民族的民风民俗是开展好民族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过程中,漾濞县始终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尊重群众、入乡随俗,特别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风民俗,把少数民族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生活上关心、生产上帮助。同时,县委政府组织力量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传承、支持和保护。进一步抓实直播卫星“户户通”工作,丰富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针对赌博、不合理消费、铺张浪费等一些不利于民族的繁荣发展、落后的陈规陋习,加强教育引导,营造文明和谐稳定繁荣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夯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的基础。
以带领群众致富为途径,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帮助民族山区贫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策、贷款、项目、科技、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解决创业致富项目资金,深入实施党员创业致富先锋工程,拓宽创业渠道,力争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状况,大力扶持农民产业专业合作社,全县建立以少数民族党员及群众为主体的核桃、早黄瓜等专业合作社99个。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不断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在山区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大核桃产业发展力度,培育具有山区民族自身特点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不断促进产业脱贫。截止目前,通过“四群”教育活动,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帮助民族地区发展争取到项目322个,资金1677万元。
报:州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同志,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室,县级国家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州属驻漾各单位党支部(党委、党组、党总支)。
(共印10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