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简报第14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1-16 15:54:54 点击率:48
第14期
(总第46期)
2011年7月20日
昆明医学院师生到漾濞鸡街乡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为帮助群众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7月16日,昆明医学院2011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深入到漾濞县鸡街乡开展医疗义诊服务及捐赠药品活动。
义诊活动分内科、外科、妇产科进行,由昆明医学院附三院及校医院专家带领同学坐诊。活动现场摆放了昆明医学院、附一院、附二院、附三院和口腔医院的宣传展板。在义诊台周边摆放了优生优育展板,张贴了心理健康、禁毒防艾等宣传图片。活动中,同学们还在街头发放了禁毒防艾知识、预防流感小常识、环保与心理健康知识等宣传单和宣传碟片,并热情地对群众进行了宣传教育。社会实践调查小组的同学还在义诊现场及周边村寨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余份。
义诊活动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准备过程中就有群众开始排队等待。正式开始后,大批群众如潮水般拥来,很多群众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宣传展板,询问有关健康知识,得到了服务队热情周到的接待。一位农民谈到:“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差,平时不敢进医院,全靠义诊活动知道自己是高血压,还拿到了免费药品,非常感谢义诊活动,希望能经常开展”。一位76岁的老人激动的说:“好,太好了,我们这些老人真有福气啊”。他说自己长期高血压,今天医生认真了解了病情并给出了服药建议,觉得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一位青年妇女说:“以前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今天医生给自己诊治并开了处方,非常高兴,马上就去照方子买药吃”。
4个小时的义诊活动期间,服务队分工合作、团结一致,给当地群众提供了服务和方便,也更好的了解了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活动结束后,还有群众赶来现场要求诊治,服务队又拿出医疗器械提供了服务,做到了让群众满意。通过开展这次义诊活动,同学们实践了部分医学知识,了解了边疆地区的群众疾苦,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据悉,此次义诊共接待病患300余人,并为部分病患免费发放了价值2000余元的药品。活动过程中,服务队还到鸡街乡卫生院和菜白村卫生室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并代表学校分别向鸡街乡卫生院及菜白村卫生室捐赠了价值2000余元的药品。
昆明医学院始终重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工作,多次专题听取指导员工作汇报,与指导员一起分析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坚强后盾的作用。此次活动是昆明医学院支持鸡街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次具体行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鸡街乡新农队办)
我县切实做好马铃薯种薯繁育病虫害防治工作
县农技推广中心多年在苍山西镇秀岭村、花椒园大浪坝等地进行了马铃薯原种和各种薯繁育。通过多年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实践,对马铃薯经常发生的病虫害进行了总结,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马铃薯经常发生的病害包括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其中以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病毒病最为普遍。晚疫病、青枯病可多途径传播,常在阴雨高湿之日暴发。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蛴螬、黄蚂蚁等地下害虫和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和潜叶蝇等地上害虫。就防治措施,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病害防治措施,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是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施药防治,防治晚疫病药剂有25%的瑞毒霉(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间隔7—10天喷药一次共喷3次,同时注意轮换用药,减缓抗药性。青枯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环腐病主要是种薯传播,须做好种薯和切块刀具的消毒工作。防止病毒病主要是选用脱毒种薯、轮作和防治蚜虫,对种繁马铃薯严格防治蚜虫。对地下害虫主要采取播种时施药防治,可用辛硫磷颗粒剂、灭蚁清防治。对地上害虫则用乐果、功夫、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杨恩情)
报:州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薛副县长,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送:《漾濞时讯》编辑部、漾濞电视台。
发:各乡镇党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长。
(共印6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