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突出五个重点抓实农村基层党建设工作
作者:王金华 发布时间:2015-12-31 15:04:01 点击率:61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漾濞龙潭乡突出五个重点,抓实农村基层党建设工作。
突出带头人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选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通过退出一批、新进一批、储备一批,加强管理、严格考核,扶弱培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着力选配政治合格、本领过硬、年富力强、群众拥护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及时充实不健全的党组织班子,对不称职的党组织书记进行调整;加强后备人选的培养,注重从离退休领导干部、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等群体中选聘担任党组织书记。二是认真开展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立足本职岗位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活动,树立“能吃亏、肯吃亏、常吃亏、多吃亏”形象;扎实开展“三比三看”竞赛活动(即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看村容村貌变化;比产业富民项目发展,看农民增收幅度;比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少,看村内是否稳定和谐);每季度举行一次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现场会议。三是努力做好指导帮扶工作。每年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组织考察等方式选派优秀机关干部,重点到软弱涣散村、经济落后贫困村、村务管理混乱村、担任第一书记,帮扶各村党指导进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突出党员队伍素质教育。一是认真开展“党员主题活动月”。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党组织实际,各农村基层党组织每月组织党员开展一次活动。如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争创党员先锋岗、科技下乡、矛盾纠纷排查、开展民情恳谈、义务劳动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上取得新成效。二是抓实党员发展和管理。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和总要求,加大在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为每个党员发放党员证,认真登记党员参加活动情况,推行“五卡一证”(支部联系党员卡、党员联系群众卡、民主评议党员卡、党员义务卡、党员活动登记卡和流动党员登记证)管理办法, 加强党员管理;三是扎实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每个党员年初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公开承诺为百姓所办实事好事,并予以公示,每个党员每季度要对公开承诺事项在干部群众会议上进行述职,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突出服务型组织建设。一是打造五型班子。按照“五好五带头”的要求,紧紧围绕“五服务”的目标,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契机,着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模范型、创新型、和谐型”的“五型”班子,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治。按照基层组织晋位升级工作的相关要求,健全完善整顿方案,采取选派第一书记、领导干部挂钩帮扶等措施,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转化。三是抓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要求各村党组织完善议事决策制度,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村务、财务公开,乡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对推行“四议两公开”、“三公开”,村组干部作风等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突出活动阵地建设。一是按照“硬件支撑、软件保障、党建统领、服务群众”的指导思想,围绕“十有”目标(有活动室、活动设施、电教设备、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学习资料、名册、公示宣传栏、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加快党组织活阵地建设,确保党组织活动有气氛;二是严格执行组织制度。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党员活动紧密联系,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发展党员等党内活动,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平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定期召开“三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各类会议;三是加强功能联动。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载体,设立便民文化室、警务室、卫生室等,延伸活动场所的联动功能,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为民”,真正发挥好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功能和效益。
突出支柱产业培植。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带富作用。积极探索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要求,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通过“支部+合作社”、“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使党组织成为产业发展名副其实的“靠山”,在项目建设上下真功、见实效;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带富作用。把致富本领强、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的农村党员组织起来,通过建设一批农村党员示范基地,培植一批党员致富示范户,使广大农村党员活跃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和排头兵,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上赢主动、抢先机,带动群众实现致富增收。三是充分发挥合作组织作用。在党组织引导下,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等组织的作用,采取强基惠农“合作股份”等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为群众寻求新的支柱产业,促进合作组织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