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乡“四措并举”构筑远教服务平台
作者:漾濞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3-12-26 15:28:28 点击率:71
漾濞县龙潭乡位于县南部,东抵瓦厂,南与鸡街山水相依,龙扎、龙普公路贯穿全境。全乡辖国土面积181平方公里,有7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59个自然村,总户数1814户,总人口6345人。
龙潭乡立足乡情民情,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狠抓“建、管、学、用”四个环节,严格要求将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工作任务、组织领导等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不断完善终端接收站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站点管理和教学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进一步将知识学习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学用结合,有效促进全乡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规划,抓实“建”字基础
龙潭乡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以抓实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在实现全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的基础上,整合项目对现有远程教育终端播放室进行了升级改造。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配备电教设施,标识上墙、制度上墙,落实责任人和管理者,进一步完善各村级站点的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群众的播放要求提升群众参与收看远教节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远程教育的正常开展打牢基础。龙潭乡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到各终端站点巡回督查,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务求全乡全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发挥出最大功效。
二、责任落实,构筑“管”字保障
龙潭乡对远教工作十分重视,将各村远程教育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和党建目标考核体系,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三大保障:组建机构、培训队伍、工作经费。各村级接收站点统一配置专职管理人员,实行专人管理,明确各村党总支书记为责任人,村党总支副书记和大学生村官为站点管理员,负责完成站点日常管理、运行维护、组织学习等日常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远程教育工作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估工作,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按程序办事。龙潭乡严格按照“分级负责,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管理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定期对管理员进行远教设备管理维护、操作运行、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三、多样形式,突出“学”字成果
龙潭乡多样学习形式,突出学用结合成果,不断提升远程教育实际效果。1、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增强规范性。龙潭乡不断健全学习管理、督促检查、信息反馈等系列制度,确保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完善日常管理监控体系,定期对远教站点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通报,保证学习落到实处。2、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党员群众参学积极性。龙潭乡立足实情积极培养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并充分发挥身边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党员群众参与远教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多样化学习,增强灵活性。认真落实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日制度,并根据农时季节和不同群体,做好因时、因地、因人学习,搞好“分类学习”。定期聘请致富带头人和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深化学用,不断提升群众的种植养殖水平。
四、坚持实践,发挥“用”字成效
龙潭乡始终坚持把远程教育平台打造成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课堂、生产生活服务的平台、实用技能培训的基地,深化学用成果,进一步提升帮助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1、切实提升群众积极性。重点提高群众参与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把远程教育站点建成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2、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功能。实施“一室多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学习室的综合功能,使远程教育学习室成为村级党组织引领全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指挥部、党员群众学习的主阵地、便民利民服务的好平台。3、强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抓实养殖种植户和农民工的技术培训,着力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型、技能型、榜样型、经营型的新型农民。
龙潭乡牢抓 “建、管、学、用”的远程教育四项基础工程,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水平,切实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提升农村信息化工作水平,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使远程教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