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四必访四必问四必帮四个一”活动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
作者:中共永平县委组织部 赵正诚 发布时间:2012-05-17 14:10:38 点击率:44
永平县“四必访四必问四必帮四个一”活动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
在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中,永平县为搭建党员干部与群众像朋友、亲戚一样的交流交往平台,把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开展“四必访”、“四必问”、“四必帮”和“四个一”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搭建起了一座座干群连心桥。
“四必访”联紧干部群众心。永平县4000多名县级机关、乡镇的党员干部积极走访挂钩联系户,听取民声,了解民意,向他们讨教发展良策。在走访群众时做到“四必访”,即“对直接联系的群众做到社情民意必访、红白喜事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遇难受灾必访”。北斗乡在开展“四必访”活动中了解到六米河沿河农户房屋被毁、农田被冲、市场进洪水、路基塌陷等情况后,及时对六米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目前项目已立项。
“四必问”家庭状况心中装。在入户当中,永平县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每到一户都仔细向农户了解家庭状况、发展愿望、存在困难、就医就学情况,做到“四必问”,即家庭状况必问、发展愿望必问、存在困难必问、就医就学必问。据统计,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共深入群众家中走访了解群众家庭情况7000多次。
“四必帮”心系群众解民困。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走村组、入农户过程中,与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亲切座谈,认真了解农村农业生产发展、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及抗旱救灾保春耕等工作开展情况,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了实际困难,做到“四必帮”,即“发展生产遇到困难必帮、上学就业遇到困难必帮、生病住院遇到困难必帮、遇难受灾必帮”。如,县委统战部积极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协调,与北斗新村村小学达成帮扶意向协议。同时与港台爱心机构、华侨取得联系,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北斗乡六米村指导员通过大理日报领导介绍,得到上海闵行区古美老年协会的支持,获赠《新华字典》220本,价值4400元;同时,指导员自己出资12000元,购运动服58套、单衣48件,捐赠给优秀贫困学生。厂街乡发动干部职工为贫困群众捐款12100元,捐棉被4张,慰问困难46户,切实为贫困群众解决籽种的购买问题。
“四个一”群众致富有保障。广大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过程中,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户培养一名家庭致富能手、选准一条家庭致富路子、培植一个家庭致富产业、建立一本家庭理财账本”活动,切实加强对群众的培训,努力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培植致富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学会科学理财,确保资金保值增值。如,北斗乡党委书记为六米村的生猪养殖示范户李学堂争取了25万元的项目资金,带动生猪养殖合作社员取得了经济收益。厂街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帮助刘海峰等52户农户发展甜柿示范种植146亩11242株;借助扶贫重点村、香菇种植扶持政策等发展香菇种植农户60户;积极向上争取肉牛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向53户肉牛养殖大户发放扶持资金120多万元。
通过开展“四必访、四必问、四必帮、四个一”活动,永平县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的广大党员干部,真入群众,真心与群众交朋友,真正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更高了。据统计,开展“四必访、四必问、四必帮、四个一”活动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共召开民情恳谈会议600多场次,收集到意见建议568条,解决存在的困难407个,记录民情日记2000多篇,共慰问群众2172户,发放慰问金52.7万元,结对群众7485户,化解矛盾纠纷641个,共落实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项目100多个,协调资金3000多万元。
(供稿:中共永平县委组织部 赵正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