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龙门乡:走好四条道路确保党建扶贫“双推进”
作者:李隆银 汤再丹 发布时间:2015-09-22 16:15:30 点击率:62
近年来,永平县龙门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党建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龙门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落实,通过走好党建引领扶贫、发展产业富民、开拓创新支撑、和谐健康发展四条道路,确保全乡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出实效。
走好党建引领扶贫之路。一是坚持筑牢阵地基础不动摇。2014年以来共整合资金403万元,建设完成了26个农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实现全乡所有党支部都有活动场所。同时不断以“八有”标准规范活动场所管理,确保发挥作用。二是坚持增加集体经济不松劲。2014年至今共投入40多万元,通过流转泡核桃林地、出租集体土地、种植红梨等方式,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7个行政村中有5个村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2015年预计全乡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万元。三是坚持创新党员管理不畏难。制定实施了龙门乡村“三委”干部、农村党员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管理水平。将一批优秀年轻人才发展成党员,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实行全乡400多名农村党员亮身份制度,推行农村无职党员到村活动场所轮流值班制度,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搭建平台。四是坚持强化服务平台建设不懈怠。按照“五个”服务、“三屏合一”建设标准,投入15.6万多元,建立了乡综合为民服务中心,在7个村以统一标准高质量地建起了村级服务平台,为7个村党总支部书记统一配发了党务通手机,实现了乡、村两级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抓好服务平台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做到各村都有人会使用平台,专人管理平台,确保平台建成、用好、出成效。
走好产业发展致富之路。坚持产业富民的思路,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脱贫致富的突破口,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实现扶贫开发工作从“输血试”救助向“造血式”帮扶转换。一是大力扶持生态茶产业发展。2014年投资扶贫资金100多万元新植生态茶1300多亩,全乡茶园种植面积达20000多亩,其中,大坪坦村18300亩。2015年新植茶园1370亩。2014年茶农总收入达880多万元。二是大力扶持泡核桃产业发展。全乡泡核桃种植达15万亩,产量530万公斤,产值1.1亿元。三是扶持养殖产业发展。投资60万在官上村、光映村实施了3个财政奖补资金生猪养殖标准化小区建设项目;投资149.2万元在石家村、龙门村、李子树村实施了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扶贫项目;四是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发挥扶贫贴息贷款作用,积极鼓励群众发展石斛、香菇、灵芝、重楼、灯盏花、续段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走好开拓创新支撑之路。积极适应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各部门、各帮扶单位的联系和协调,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形成了“大扶贫”工作机制。一是不断创新金融帮扶机制。发挥小额信贷扶贫到户、林权抵押担保、扶贫互助资金和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的作用,着力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2014年来,共发放小额担保、林业贴息、扶贫贴息等贷款1237万元。如大坪坦村把“互助资金”融入生态茶产业发展中,全村互助资金47.9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6万元、公积金等11.91万元,组建互助社6个,扶持126户贫困户发展生态茶。二是不断探索致富道路。引进了龙头企业云龙县大栗树茶厂,新建茶叶初制所3个,解决了生态茶市场销售的问题。走出了一条“支部+协会+基地+公司+农户+政策扶持”的生态茶产业发展道路。三是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水平。强化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着力做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2014年以来,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投资11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9个。四是不断整合帮扶力量。建立挂钩联系制度,组织全乡干部职工深入全乡105个村民小组578户困难群众家中开展察民情、访民情工作,为群众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发挥挂钩单位、新农村指导员作用,形成扶贫合力。
走好和谐健康发展之路。一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14年以来,累计投资3800多万元完成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一事一议、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个。二是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抓实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工作,整合县级部门共计资金318万元为特困户改善住房和山区群众解决出行难问题。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落实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政策,强化林政资源管理,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坚持“八化”标准,深入开展“三清洁”工作,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四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加强依法行政、科学理财文明生活、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巩固“平安乡镇”创建成果,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两年来,龙门乡真正成为了无毒、无盗、无访的三无平安乡镇。通过扶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全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3年以来,龙门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大坪坦生态茶园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大坪坦村被命名大理州干部体检式教育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