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平:全面争创出实效 科学发展谱新篇
作者:张树超 发布时间:2011-05-25 11:01:12 点击率:44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永平县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争创标准,抓住“组织怎么创先进、党员如何争优秀”的核心,采取舆论发动、领导推动、典型带动、党员行动等方式,干实事,解难题,求实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舆论发动营氛围
充分运用简报、电视、广播、报纸、“村村响”、手机短信平台等,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报道,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上有声音、报刊上有文字、手机上有信息。截止目前,全县共设立宣传橱窗210个,刊出黑板报136期,粘贴宣传标语1300多条,编发工作简报52期,全县创先争优活动信息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采用46条,中国党建网采用7条,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采用1条,州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采用19条,《大理日报》头版文章3篇,被州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采用6期。
领导推动强后劲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永平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主动挂钩联系创建党建示范点,并认真开展“帮助完善一个创建方案、开展一次调研、解决1-2个难点问题、开展一次点评、培育一个先进典型”“五个一”活动,带头进行公开承诺,带头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州县党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带头创建创先争优党建示范点,带头开展好点评工作,带头结对联系困难群众,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动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据统计,全县县处级领导干部共结对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31个,深入乡村和村民小组调研126次,开展民情恳谈41次,结对困难群众46户,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难点问题60个,争取资金64万元,开展点评83次。
典型带动促先进
充分发挥典型的作用,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学习杨善洲、龙进品、普发兴等同志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围绕“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深入开展专题学习讨论,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强化了党员宗旨意识。全县共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368多场次,参加人员9800多人次。
广泛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各党委、各村党(总)支部广泛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农村党组织还开展了“核桃种植状元、烤烟生产状元、大棚蔬菜状元、花卉苗木状元、畜禽养殖状元、生态茶种植状元、造林绿化状元、市场营销状元、农产品加工状元、科技创新状元”为主要内容的“十佳状元”评选活动,在全县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县共对41个先进集体、227名先进个人和2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97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表彰。同时,县委将于“七·一”大规模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在全县各行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党员行动求实效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明显发挥,形成了一股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建功立业。博南镇胜泉村党总支部积极破解坝区产业结构调整难题,流转土地引进烤烟种植大户,让村民成为产业工人,增加了群众收入;农村党员、泡核桃种植大户常永祥组建了“永平天绿泡核桃生产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核桃产业致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发动,认真开展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清理整治,确保了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广大共产党员身体力行,按要求扎实做好县城绿化等各项工作。三是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主动履责。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中的骨干核心作用。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0.8亿元,增长35%。四是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勇挑重担。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的有效发挥,金河水库、曲硐小城镇保护与开发、县医院整体搬迁、厂杉油路、金河水库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千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一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小湾库区淹没移民搬迁、城市垃圾处理场建设等一批难点工作顺利实施。
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谱就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新乐章,2010年,永平县生产总值完成173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财政总收入完成19866万元,增长42%,增幅居全州第一,总量在全州排名从第11位上升至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