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民情恳谈助推“四群”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05 13:57:13 点击率:20
永平县民情恳谈助推“四群”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通讯员 李群峰)“我家现在种了12个大棚,每棚毛收入1.5万元,纯收入在三分之一左右,开始只种了两三棚只够养家,但不能致富,现在我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资金有点不足”这是博南镇七屯村许家箐村民小组董付银给县委书记算的收入账,看着新建敞亮的小院,董付银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多亏书记给我们的好政策,要不我哪能找到种大棚蔬菜这找钱的路子啊!”
三年前,老董一家由于妻子视力不好,孩子又小,老父亲年势已高干不了农活,加之土地又少,全家靠砍柴卖过日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董付银只是永平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致富的一个缩影,永平是一个山区贫困县,通过多年的努力山区群众已建立起了以泡核桃为主的致富产业,然而坝区由于人多地少,缺乏致富产业,群众增收致富困难,成为发展的死角,永平出现“山盖坝”的现象。山区发展了坝区怎么办?一直是程书记关心的问题,通过民情恳谈,了解群众所盼、所思,结合实际提出种好一棵大棚菜、养好一头新品种猪、育好一棵花卉苗的“五个一”工程来解决坝区产业发展难题。
在“四群”教育活动中,永平县从县委书记到普通党员干部职工到一般党员,继续以“民情恳谈”为抓手,深入基层开展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要求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做到社情民意必访、红白喜事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遇难受灾必访;家庭状况必问、发展愿望必问、存在困难必问、就医就学必问;发展生产遇到困难必帮、上学就业遇到困难必帮、生病住院遇到困难必帮、遇难受灾必帮;每户培养一名家庭致富能手、选准一条家庭致富路子、培植一个家庭致富产业、建立一本家庭理财账本。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四必访、四必问、四必帮、四个一”活动,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答复的当场答复,能办理的马上办理,一时办理不了的讲明情况后,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及“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进行处理,实现党员、干部、群众三方互动,不断增进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深入开展召开民情恳谈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走百村、入千家、进万户,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促进了一大批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受到了群众欢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在干部和群众中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截止目前,县级领导共开展民情恳谈会55次,收集群众诉求212件,其中已帮助解决136件。县级部门和乡镇共开展民情恳谈会165场次,群众参与10803人次,共收集群众诉求536件,帮助群众解决386件,其它的正在落实解决中。全县5000多名干部职工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