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厂街乡建立“四项”机制推进“四群”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作者:厂街乡党委 发布时间:2012-05-11 09:04:17 点击率:21
永平县厂街乡建立“四项”机制
推进“四群”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自永平县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以来,厂街乡以紧密联系群众、热情服务群众为主题,搭建服务平台,使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树牢群众观点、坚持好群众路线、维护好群众利益、积累好群众工作方法,使党员干部通过“四群”教育受教育,人民群众从中得实惠。
建立党员干部下乡走访群众常态机制,解决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的问题。深入开展领导蹲点、站所包村、干部结对帮扶、建卡联系活动。明确规定每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4个月;乡干部驻村时间不少于60天,结对联系群众不少于10户。深入群众中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及时了解村情民意。乡党委塞上期听取汇报、定期检查民情登记卡等办法,督促党员干部贴近群众、宣传群众、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建立乡干部挂钩包村、村干部坐班制度,解决基层有人办事的问题。乡党委、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乡干部挂钩包村、村干部坐班制度,明确了乡干部挂钩包村的工作内容要求和村干部坐班的具体要求,使村上随时有干部留守,使群众有事时能够在村上随时找到干部,方便群众办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建立便民服务中心,解决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把涉及为群众办事的乡民政、财政、社保、计生、司法、信访等干部安排在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公,并为所有的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制作标识牌,在大门两侧公开干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以及有关办事程序,在醒目位置公开干部去向,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办事。
建立服务承诺制,解决服务群众不优的问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梳理了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乡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向群众作出办实事承诺。承诺事项涉及农村发展、为群众服务的方方面面,兑现承诺的过程成为了解民情、服务群众的过程,促进了社会和谐。自“四群”教育开展以来,全乡党员干部入户走访群众200多户,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43个,化解农村矛盾43件,为群众代理服务62人(次)。
(厂街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