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五抓五强化” 促进基层党组织服务升级
作者:肖远杰 发布时间:2015-12-31 10:02:00 点击率:3808
近年来,永平县紧紧围绕“五个服务”总要求和“8433”目标,探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抓组织,强化服务基础。成立了县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2013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将村级党组织全部设置为党总支部。积极在“两新”组织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全面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建立了党代表工作室,不断拓展党代表作用发挥的新途径。
抓队伍,强化服务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配齐配强了乡镇领导班子,落实了乡镇补贴和村组干部有关待遇。继续选好管好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在73村(社区)组建扶贫攻坚驻村工作队。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制度,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
抓阵地,强化服务功能。近年来,通过县财政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资金投入,整合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民族团结示范村等项目资金,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项目化推进240 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并通过无职党员轮流值班、便民服务代理等方式,充分发挥基层阵地服务群众的功能。投资160.445万元,建成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站点82个,村民小组采取手机终端接入的方式完成站点建设,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组四级为民服务平台全覆盖。
抓实力,强化服务保障。县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不少于100万元,带动整合各类资金共计1700多元,积极探索“新建集体资产(铺面等)出租型、资源资金资产入股‘合作股份’型、中介服务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力地保障了村级组织为民服务能力。目前,全县73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了集体经济收益,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村达60个。
抓制度,强化服务责任。坚持“抓书记”,落实“书记抓”,督促党组织书记落实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落实县乡村组“四级”党建联席会议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继续实行县委常委挂钩联系乡镇党委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县级部门挂钩包村、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建立了县委常委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坚持不懈地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和转化,实现软弱涣散党组织和后进党组织的晋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