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咬定青山不放松
作者:字正张 发布时间:2011-09-28 08:32:00 点击率:25
早在10多年前,龙街镇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走“以木换粮、以木换钱”的木头财政,从而使原本万木竞秀的座座青山几乎变成了秃顶。由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山体滑坡、洪灾频发,水源干涸,林下资源绝迹,增收产业难以发展壮大,一度时期让当地群众生活难淘、苦不堪言。
近年来,龙街镇党委、政府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认真分析原因,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提出了“生态立镇”的发展战略,并把“生态立镇”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积极推广以沼气、电、液化气、太阳能、煤代薪柴等农村能源建设和节能灶建设,着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林产业,同时,切实加强依法治林工作,努力使生态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同步提高。镇长李晓松说,“龙街的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咬定青山不放松,才是富民兴镇的必走之路。”
针对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小、用能单一的实际,龙街镇党委、政府把推广沼气池、电、节能灶等农村能源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在沼气池建设中,以民建公助的方式,把沼气池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工程加以扶持,把古富村作为沼气池建设示范村,沼气池建设在全镇农村得以快速推广,目前,共建成农村沼气池905口,平均每村建成沼气池82口;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目前,全镇用电户达93%;建成农村节能灶1603 口,液化气和电磁炉用户达4000多户,安装太阳能10440平方米。通过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龙街镇注重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如今,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林产业,已成为龙街镇各级干部群众的共识,抓住广阔的宜林宜牧山地资源优势和林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千方百计发展壮大以泡核桃为主的林产业,目前,全镇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8.62万亩、人均7.96亩,花椒6700亩、木瓜4600亩、香橼160亩、蚕桑246亩,“绿色银行”已逐步形成。
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使龙街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丰了、林产业兴了,林下资源丰富了,有效带动了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据悉,2010年全镇林产业产值达8166万元,畜牧产值达4251万元。生态产业正成为龙街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镇长李晓松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龙街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后发优势。”,镇党委、政府并不满足于现有令人羡慕的生态环境,还有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带领广大群众继续打好“生态牌”,建设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