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平建成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打造干部培训教育第二课堂
作者:杨永仙 肖远杰 发布时间:2014-10-20 15:57:29 点击率:231
大理州永平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按照“突出特色、挖掘内涵、培育品牌、提升水平”的思路,把现场体验作为党性教育的鲜活载体,在县内高寒山区贫困村——大坪坦村——建成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综合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体验群众生活等方式开展干部党性教育。
大坪坦村距县城23公里,最高海拔2638.9米,最低海拔1930米,年平均气温13.4℃,环境相对封闭,群众生活总体较为贫困,属县内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是大理州唯一没有水田的行政村。
为进一步培育全县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动力,加强党性教育,使党性教育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持久力,县委干教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县委提出了在龙门乡大坪坦村建立永平县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的请示,并得到了县委的充分肯定。
为进一步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永平县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县、乡、村先后投入70多万元在大坪坦村建设办公楼一幢,并将100平方米的活动室用作党员干部党性培训教室;县委投入20多万元,购买了桌椅、音响设备、行李、洗漱用具、厨房用品等。同时,在大坪坦村建立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得到了村“三委”和当地群的积极支持和拥护,将村委会周边的27户农户作为干部培训联系户,农户与村委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和物品保管协议,购买的行李、洗漱用具、行李柜等放置在农户家中,培训过程中,群众自愿提供住所和劳动场所,学员入住在农户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学员入户吃住费用及时由村委会负责筹集支付给农户,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农户及时将行李清洗干净放入行李柜。
“基地建成,既能培养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作风,又能密切联系群众,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干部群众心连心,城乡支部手牵手的目标”。县委组织部长总结基地建设的成效时如是说道。(杨永仙 肖远杰)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