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平:“农村党员示范”在创先争优中闪光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20 08:14:05 点击率:155
云南永平:“农村党员示范”在创先争优中闪光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永平县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永平、打造绿色强县、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把农村党员致富示范先锋行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引导农村党员立足本职作表率、争优秀、创佳绩,使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培植、服务群众、市场弄潮、改革探索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实施“三培养两带头”,培养一批致富能手
针对农村贫困党员较多的实际,结合“云岭先锋”工程、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验,以实施“三培养两带头”工程为重点,按照“组织帮、项目扶、先进带、自身干”的要求,采取“定人员、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的办法,深入推进农村党员致富示范先锋行动,全面提升党员致富能力。组织帮即:挂钩单位党员、县级机关党员、先富裕起来的党员,与农村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三同”、“三送”活动,帮助联系对象找准选好致富路子和项目,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播放、现场讲解、示范操作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党员的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和有关政策知识培训。项目扶即:把泡核桃种植、烤烟种植、种桑养蚕、亚麻种植、黑山羊养殖等发展项目,优先安排给贫困党员,做到项目、资金上优先考虑,政策上给予倾斜,县财政每年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农村党员致富项目专项发展奖励资金,每年重点扶持100至200户农村党员,通过项目带动其发展致富。先进带即: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致富示范先锋作用,鼓励贫困党员向致富能人学习。采取1+X结对帮扶形式,实行致富能手与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开展“致富经验互传,实用技术互教、劳力资金互帮、邻里纠纷互调、村规民约互督”主题活动。目前,全县共创建党员示范户1584户。自身干即:重点解决好贫困党员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苦干实干,通过自身努力,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了4565名农村党员的现状调查,确定了982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将927名55岁以下的贫困党员作为培养帮扶对象,220名致富能手作为党员培养对象,286名优秀党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推行“两联系三服务”,整合一批致富资源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永平县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一是农村党员每人至少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且产生直接效益;二是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意识,懂经营,会管理;三是围绕县、乡、村各级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带头发展生产,依法经营,勤劳致富,有1—2个固定的生产经营项目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本村人均纯收入10%以上,生产经营项目的科技应用水平和经济效益处于村内同类项目前列;四是有一定的帮带能力,能积极为群众致富提供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持,并取得一定成效。在工作措施方面,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县级机关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度,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联系农村党组织、机关党员联系农村党员,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两联系三服务”活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主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为农村党员提供技术技能指导、生产物资协调、产品销售、投资理财等服务。同时,从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农业产业化经营贴息资金、各级组织部门“党内关怀帮扶激励资金”和团组织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募集资金、妇联组织“贷免扶补”贷款等专项资金中筹集贴息资金,为确定为帮扶对象的有项目、无资金的党员和创业带富积极分子提供贷款贴息帮扶
发挥典型作用,打造一批致富先锋
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致富“示范先锋”作用,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县开展了以“核桃种植状元、烤烟生产状元、大棚蔬菜状元、花卉苗木状元、禽畜养殖状元、生态茶种植状元、造林绿化状元、市场营销状元、农产品加工状元、科技创新状元”为主要内容的“十佳状元”评选活动,充分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农村广大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热情。同时,结合创争活动对他们进行分类登记,把他们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进行重点培养、指导,努力发挥其示范、带头、带动、辐射作用。北斗乡 “泡核桃大王”常永祥,从昔日的耕种粮食和木材开采加工大户转变为绿化荒山的种植核桃大户的事迹,已在在永平县传为佳话。他带动当地党员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目前发展泡核桃1600多亩16000多株,发展其它经济林果近100多亩,2010年核桃单项收入就达150多万元。他投资15万元,从7公里以外埋设通水管道引来水源,建成水窖8个,分灌管道13公里,安装水龙头120多个,及时有效解决了泡核桃苗木种植及抚育浇灌困难。他还建盖了畜厩20多间,养殖黑山羊150多只,黄牛60多头,猪100多头,发展畜牧业,既减少了肥料的开支,还增加了经济效益,仅养殖业年总收入就达4万多元,同时无偿给农户种植烤烟100多亩,并为附近15户贫困农户建盖了烤房14间,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成功实现了泡核桃间作其它作物,既使泡核桃中幼苗得到薅锄,肥了自家的土地,又给当地农户提供了种植烤烟的地块,增加了农民收入,富裕了附近的老百姓,并无偿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创造就业岗位30多个,真正成为了引领党员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一名致富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附近群众在常永祥核桃地里得到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看到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前景,打破了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逐步在自家耕地上、山林上和荒山荒坡上大力发展核桃。目前,仅北斗乡泡核桃种植面积就达16.5亩,核桃产量1213吨,为群众创收2426万元。全县已建成泡核桃基地130万亩,核桃产量1.6万吨,产值40068万元,有2.9万农户种植核桃,占全县农户总数的50%以上。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一批致富产业
通过产业培植,党员示范,我县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民的商品农业开发意识,有效构建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我县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实施“两强一堡”战略为契机,按照“市场运作、民主管理、部门指导、政府扶持”的思路,立足核桃、茶叶、蔬菜、生猪、烤烟、肉牛、黑山羊、土鸡、白鹅等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紧扣“选择一个能人,成立一个合作社,培育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运作模式,强化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引导和支持通过农村能人、产业大户牵头组建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并把专业生产合作社组织起来成立专业生产经营协会。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9个,规模最大的要数由党员致富示范先锋马永林为龙头户的曲洞核桃经营协会,目前拥有农民会员660户。协会以核桃交易市场为依托,与上海、浙江、重庆、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客商形成了稳固的商贸关系,2010年,曲洞核桃交易市场实现交易核桃果、仁1.5万吨,产值达8亿元,成为滇西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在曲洞核桃交易市场的带动下,如今全县已建成核桃初级产品交易市场17个,核桃初级产品加工农户已发展到500多户,年加工经营核桃干果1万多吨,实现核桃增值4000多万元。有4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专门从事核桃生产加工,年创造劳动收入近2000万元,走出了一条“山区建基地、坝区搞流通”的核桃产业化经营路子。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党员示范、成立协会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永平县党员创业带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广大农村党员比先进、学先进,创业致富热情高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带头创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中彰显了先进性,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