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村干部管理出新规 村干部队伍得加强
作者:谭宗华 发布时间:2014-04-10 09:00:05 点击率:85
《办法》分为九章三十八条,通过对村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约束、考评考核、激励与惩处、后备干部培养、免职或罢免”七个方面的规范要求,着力破解村干部履职不力,管理乏力等问题,切实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人力支撑。 一是在行为规范上突出“七要七不准”。“七要”即一要政治坚定;二要服从安排;三要作风民主;四要勤俭节约;五要求真务实;六要办事公道;七要依法遵规。“七不准”即不准动摇信念、丧失立场;不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准横行霸道,欺压群众;不准讲究排场,浪费民财;不准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不准以权谋私,优亲厚友;不准违法办事,违法立约。 二是在教育培训上强调“三化”。一是强调常态化,所有新进班子的村干部在上岗后及时安排任职培训,力争每年对村干部普遍轮训一次,同时村党总支每月组织村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乡镇党委每季度组织村“三委”主要负责人开展一次集中学习。二是强调制度化,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三是强调多元化,充分利用现有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培训。 三是在监督约束上坚持“三个严格”。一是严格值班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工作日村干部原则上要实行坐班制度,周末和节假日实行轮休和值班制度,防汛防火等特殊时期,所有村干部必须坐班;村干部因事因病请假必须写出书面请假条办理请销假手续。二是严格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和村级事务民主报告制度,党务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管理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级事务报告会。三是严格督促检查和谈心谈话制度,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每年至少找所分管联系的村 “三委”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两次以上谈话;村“三委”班子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找村“三委”班子成员进行三次以上谈话,及时沟通思想,增进团结,对干部思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并及时督促解决;县乡两级相关部门要结合明查暗访和随机调研对村级纪律管理情况进行督查。 四是在奖励与惩处上加大“三项力度”。一是加大村干部补贴力度。妥善解决好村干部的补贴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机制,加大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力度。二是加大对优秀村干部的嘉奖力度,连续三年被考评为优秀或连续两年被县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村干部,乡镇党委、政府应给予适当嘉奖。三是加大对不合格村干部的惩戒力度, 对玩忽职守,不认真履行职责,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村干部,乡镇党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暂停职务、免职或支持村民罢免其职务。 五是在后备干部培养上注重“三个加强”。一是加强跟踪培养,乡镇党委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台账,对村级后备干部建档造册,严格管理,定期培训。二是加强跟踪考察,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乡镇党委每年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对不合格的及时调整。三是要加强村党总支部要为村级后备干部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