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三服务”接力杨善洲为民服务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30 08:04:09 点击率:162
永平县“三服务”接力杨善洲为民服务精神
永平县“三服务”接力杨善洲为民服务精神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永平县把深入推进学习杨善洲精神与创先争优服务群众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服务人民群众”为载体,认真践行杨善洲精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将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万名党员干部基层一线服务。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乡镇和部门工作以及重点项目工作制度。每2-3名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1个乡镇和2-3个部门,并每人负责联系全县当前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建设的1-2项重点项目工作,指导、督促、协调解决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等具体问题,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县级73个部门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所挂钩的73个村社区驻村服务,为村(社区)提供协调新农村建设所需技术、资金、项目帮扶,帮助村(社区)搞好农村村民、城镇居民新农保政策的宣传、费用的收取,充分调动群众参保的积极性;农业、烟草、畜牧等涉农部门送科技、送政策、送信息到农业生产一线,科技小分队在产业基地、养殖场、林果园、苗圃园手把手传授技术,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县乡两级机关4000多名党员干部和1000多名教师“1+1”结对联系贫困农户、贫困学生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帮助结对贫困农户理清发展思路、提供致富信息和智力支持,解决发展资金,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做好贫困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帮助贫困学生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开展好贫困学生的帮教;帮助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办实事、解难题,针对大春收割无劳力的,组建党员干部互助组,帮助收好大春农作物,做到应收尽收。自开展活动以来,共有369个党组织、7500名党员参加,惠及群众3.2万多人。全县义务植树16250棵,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残疾人、农村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共1200多户,发放慰问金100多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660多件,
县、乡镇和部门“民情接待日”对症下药服务。坚持县、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面对面倾听群众反映问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解决遗留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都确定了“民情接待日”,县处级领导轮流“坐诊”,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和信访事项督办。乡(镇)和部门建立“民情接待日”制度,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在接待日轮流接访,县级部门由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轮流接访,认真开展群众“大接访”活动,积极倾听群众的意见,妥善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同时,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村组采取现场办公,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与群众面对面解决问题。采取由分管县处级领导牵头,带领县、乡镇相关领导和干部职工深入到项目建设现场、征地拆迁现场、移民安置现场和村组,召开民情恳谈会,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对工作的有关要求。通过“民情接待日”和下乡调研、座谈,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对症下药逐一加以解决,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特别是对反映的重要问题,实行县、乡镇、村三级督办,通过查阅档案、走访反映人等方式,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年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深入基层9000多次,化解各种矛盾纠纷2000余起。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四亮四评”“零距离”服务。永平县38个窗口单位在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活动中,结合自身的实际和行业特点,以“擦亮窗口我先行”为主题,通过开展“亮流程、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创优质服务之星、创流动红旗标兵、创党员示范窗口、创人民满意支部”和“自己评、群众评、领导评、组织评”等活动,切实公开办事流程,公开窗口工作人员的姓名、岗位职责、承诺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推广“代办服务、登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为企业、在校学生、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让群众充分享受到“零距离”的服务。在电信、金融、税务、医疗等单位设立引导服务台,在部份窗口单位设立“残疾人办事专柜”、“老年人窗口”等服务绿色通道。如县国税局以纳税服务为抓手,在全州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第一家推行“一窗通办”综合服务模式,把单功能窗口办公形式,转变为多功能窗口办公形式,有效解决“进多个门、找多个人、出示多道手续”的办税过程,使服务质量、行政效能得到显著提高;县医院通过设置门诊导医台、顾客服务台、科室分布图、就医路径和办事指南等方式,将就诊流程、工作流程、专科和专家介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药品价目进行公开,极大方便群众就医。同时,并在外科、放射科设置了“医技党员示范窗口”、“临床党员示范岗”,在妇产科设置了“亲情服务示范岗”,全力打造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品牌形象;县法院不断完善为民便民举措,使“立案信访窗口”成为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为民服务之窗”。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对经济特别困难的当事人实行缓、减、免交诉讼费和司法援助,践行经济困难当事人“打得起”官司的承诺。自开展学习实践杨善洲精神以来,全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共为群众提供服务4000多次,办理事项356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