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平:“五抓”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作者:张云治谭宗华 发布时间:2014-12-19 09:13:53 点击率:63
2014年以来,永平县强化责任落实,突出服务主体,狠抓工作措施,通过抓主体、抓队伍、抓保障、抓服务、抓载体,“五抓”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强化责任抓主体。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年初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制定工作计划,系统安排部署。县级坚持按月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按季度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6次。实行县委常委挂钩联系乡镇党委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制度,把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分解到每一位班子成员。细化考核指标,加大随机调研力度,层层传递工作压力。
二是从严要求抓队伍。突出重视基层导向,按照副科级领导干部条件配备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将50名县级机关优秀干部选派到村(社区)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常务书记,选聘了10名大学生村官和3名选调生到村(社区)任职,调整了6名村“两委”负责人,加强了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以严的要求、铁的纪律管理干部,年内开展了12轮明察暗访,对24名基层干部职工进行了问责。出台干部调配办法,严格新招录人员在基层最少服务5年,清理了涉及长期违规借调、抽调、顶岗培训的干部职工76人。在全县7个乡镇、73个村(社区)统一安装了80台POS机,干部下乡一律刷卡交纳食宿费,并从缴费记录倒查干部下基层天数。
三是加大投入抓保障。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年内增加预算1318万元,全面落实了每个乡镇党建工作经费15万元、行政村工作经费3万元、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5万元、村民小组党支部工作经费1000元、村组干部待遇提升以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经费需求,为村(社区)干部任职期间购买50%的养老保险
四是落实制度抓服务。从便于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推进的角度,健全完善了县级部门挂钩包村制度;出台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县级领导带头把服务群众联系点建立在边远贫困山区和矛盾较大、问题集中的工作一线;开展了“城乡支部手牵手·党群融合心连心”、“热水行动”等活动,全县4221名县乡干部与9274户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走访群众15000多人次,听取意见建议6410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850多件;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制度,全县1597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服务活动43场次。
五是因地制宜抓载体。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7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38个、占52.1%;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600万元,提升了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整合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160个,占总建设任务的66.7%;投资160.4万元,建设县、乡、村、组四级综合服务平台站点82个,实现了基层办事从“群众跑”到“网络跑”。同时,各基层党组织立足实际,不断改进服务方式,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如水泄乡乐把村组建“为民服务先锋队”帮助困难群众建盖房屋、接水、修路,杉阳镇阿海寨村党总支部采取村干部结对关爱空巢老人、关心留守儿童,受到群众的好评;普渡村小麦庄村民小组党支部立足区位优势、办好山货一条街,曲硐核桃经营协会党支部向会员发布市场信息、协调担保贷款,带领群众发展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