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服务“三农”创先争优“暖民心”
作者:李群峰 钏志鑫 发布时间:2011-05-25 10:29:15 点击率:132
永平县注重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相结合,把“为农服务、促农增收”作为农业部门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活动中有效提升了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理清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早落实”。 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创先进、强科技、调结构、促增收”我们应该做等问题,县农业局等职能部门通过深入调研,确定在2011年农业科技推广中,重点突出水稻集中育苗和600亩机插秧工作,迅速成立了水稻集中育苗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两个技术指导小组,开始蹲点指导,深入五个乡镇落实推广面积1500亩,并做好了育苗前的土地整理等准备工作,全县已完成水稻集中育苗面积落实5片100亩,水稻机查面积600亩。同时,认真做工作,采取购机补贴、农业局补一部分、农户自筹一点的方式,提前抓好机械插秧机就位工作,就位插秧机3台,收割2台,育秧塑盘15000个,籽种、农膜、化肥全部就位,3月2日正式开始育苗。
开展活动,提升服务水平“树形象”。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提升服务水平相结合,根据全县农业工作实际,认真开展 “四亮四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做好服务、推动发展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优化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县农业局党总支部全体党员根据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提出了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打算,并在各支部宣传栏、公示栏向群众进行公示,目前共有6个党支部,47名党员进行了公开承诺。全局共点评下属党支部6个,点评党员31名,通过领导点评,点出了优劣,评出了等次,比出了干劲,激发了活力。结合县农业工作“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的听证,积极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对全县农业工作开展情况和农业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评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促使全局工作人员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群众需求,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树立部门形象。
强化扶持,促进群众增收“暖民心”。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优化结构,科学发展,以大棚蔬菜、蚕桑、茶叶等特色产业为抓手,切实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和扶持农户积极发展冬季农业,做到任务早安排、措施早落实。对发展大棚蔬菜、大棚西瓜和食用菌等冬季农业示范项目的,由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给予种植户每亩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补助资金;对用地膜覆盖发展脱毒马铃薯、除虫菊、大蒜、露天蔬菜和冬早玉米等冬季农业示范项目的,每亩给予40至60元补助;2010年,全县共计对发展大棚园艺作物及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等冬季农业作物的119户农户给予了50余万元的资金补助。由于措施有力,群众积极参与发展冬季农业,博南镇七屯村许家箐十一组农户张洪伟,刚开始种植大棚西瓜1.5亩,收入达30000多元,在博南镇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亩,有望实现大幅增收。2010年冬季,全县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270.16亩,大棚西瓜及其他园艺作物66.6亩、露地地膜蔬菜273亩,地膜除虫菊200亩,地膜大蒜350亩,地膜脱毒马铃薯1000亩,冬早玉米1500亩。冬季农业实现了健康发展,产业布局逐步趋于优化,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0年,全县累计兑补各种惠农资金2725万元,推广新型农机具251台,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09777万元,增长15.56%;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完成120745万元,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3060元,增长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