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真招实策推动跨越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11 09:05:07 点击率:116
解放思想绘宏图 砥砺奋进勇争先
永平真招实策推动跨越发展
面对全州抢抓桥头堡建设新机遇,推进赶超跨越的新目标、新任务,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工业弱县和财政穷县的永平怎么办?
3月2日,州委书记尹建业到永平调研。3月8日至9日,永平县举行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活动,围绕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尹建业书记在各县市调研时系列讲话精神,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分县域经济、生态环境、高原特色农业、民营经济、城镇化和干部队伍建设等专题进行发言,开展永平新一轮加快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进一步寻找差距,理清思路,获得跨越发展的共识。
“解放思想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解放思想,需要立足实际,把上级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发展”。按照尹书记在剑川调研时的讲话要求,永平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开放合作意识。
按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一条主线,突出环境优化、产业提升、民生改善三个重点,抓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支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六项工作,办好十件惠民实事”的工作思路,尤其是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城镇化,基础在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亮点在‘水乡永平’建设”的发展方略,永平采取八项措施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夯实发展基础。依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发展,重点巩固提升核桃、烤烟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发展以生猪、特色鹅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以香菇、中药材、生态茶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发展,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生产。完善财政、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快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2012年全县将完成川娇20万头优质仔猪生态园园区建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个以上,在合作社中新建年出栏不少于600头的生猪养殖小区50个。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推动跨越发展。围绕水利、交通、生态、能源、文化旅游、民生等领域,形成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完工一批的项目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一名县处领导挂钩、一套班子具体负责、多头督查跟踪问效”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加快金河水库、银江河县城坝区段一期治理、东山滑坡治理等工程建设,启动蜜蜂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苗家垭口至松坡、岔路至龙街、李子树至云龙大栗树油路建设以及1.2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加快推进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及附属设施、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抓住被列为省、州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边屯古驿·水乡永平”城市建设目标,充分运用BT、BOT等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速滇西旅游城市建设步伐。按照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的思路和模式,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全县商品房建设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新增农民进城购房居住不少于200户。启动北斗乡中心集镇、中心村、示范村建设项目,争取将龙街列为第二批中心集镇建设,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杉阳、龙街、北斗为次中心,其他乡镇集镇为三级中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深度挖掘边屯文化,启动好永平滇西边屯文化中心建设,完成好永平汉代历史标志性的城门楼及城堡建设。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树立“亲商、爱商、安商、护商、扶商、富商”意识和“非禁即可”的理念,以工业园区和企业为主体,采取以商招商、项目招商、资源招商、产业招商和委托招商等多种方式,重点做好风能、太阳能、旅游资源开发、星级酒店、房地产综合开发、物流商贸等领域的招商工作,确保2012年12亿元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
五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工业经济发展。针对全县还没有一户企业产值达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实际,实施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工业强县”战略,逐步做强做大博南工业园区,重点扶持推进水泄狮子山风电场、永平矿业、泰达硅业、高岭土精深加工、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低温余热发电、大湾塘一级电站建设等项目。
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按照尹书记指出的:“永平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达到70%。这是永平最大的生态优势,也是发展优势。”的要求,推进森林永平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实施沿河、沿路、沿集镇“三沿”绿化树木种植54万株,实现通乡公路行道树栽种全覆盖。
七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地转移力度,推进小额担保贷款与“贷免扶补”政策互联互助,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做好“五险”以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八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平安永平建设。巩固提升省级先进平安县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平安永平”建设。重视源头预防,及时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积极探索依靠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社区治理向纵深发展。强化公共安全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巩固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 杨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