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扶贫助力 十年铸剑培育富民产业——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生态茶产业发展历程
作者:李隆银 周明武 发布时间:2015-08-17 17:08:42 点击率:381
党建引领 扶贫助力 十年铸剑培育富民产业
——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生态茶产业发展历程
大坪坦村位于大理州永平县龙门乡境内,距县城23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贫困村。境内最高海拔2638.9米,最低海拔1930米,年平均气温13.4℃,降雨量975毫米。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96人,居住着汉、白、傈僳、彝等民族。国土面积5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7亩(均为旱地),主要种植玉米、苦荞等农作物;有林地6873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689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白木瓜等经济林果,生态茶18000亩。大坪坦村村民收入主要以生态茶、泡核桃和农作物种植以及畜牧业养殖为主,生态茶种植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20.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2元。
穷极思变,十年坚守换来满山茶绿
2004年以前,大坪坦村主要种植玉米、苦荞、萝卜、洋芋等粮食作物,群众生活极度贫困,如何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一直是萦绕在县乡党委政府脑海的大事。为此,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为大坪坦村农民增收致富找出路,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将发展生态茶确定为大坪坦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培植。自2004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通过党员干部宣传发动、组织农户外出考察参观、村组干部带头种植、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种植生态茶。
2004年,全村开展生态茶种植,由党员干部带头,共发动群众种植生态茶1584亩。2005年,为解决茶叶销路问题,大坪坦村组建了生态茶生产经营协会,到目前,协会会员发展到206人。2006年,引进云龙大栗树茶厂,在大坪坦村投资100多万元,建成茶叶初制所。2007年,30户茶农收获第一桶金,一亩地的收入比以前翻了至少3倍,种茶农户一下子增加到了80多户,茶园面积成倍增长。截止2014年,全村生态茶种植面积已达18300亩,其中投产面积7500亩左右,产值达780吨,全村217户茶农收入800多万元,人均种茶收入达8800元。其中收入5万至10万元的有70户,10万元以上的有30户,收入最高的达24万元,
不断摸索,十年奋斗闯出致富道路
大坪坦村万亩生态茶园建设的历程,是各级党员干部和大坪坦村群众不断摸索、大胆创新的历程,在十年中,大家不断摸爬滚打,苦寻致富道路,这段历程可以总结成四个方面,即支部引领,扶贫助力,协会推动,龙头拉动。
——支部引领。2004年以前,大坪坦村无任何支柱产业,村干部思想守旧创新能力差。新的“两委”班子要发展生态茶的产业规划连遭老干部和群众的反对,大家都认为在大坪坦发展生态茶产业不可能。这就给生态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一些群众怕失败,只抱着试一试的心理随便种一点,大部份群众根本就不配合,不愿种。怎么办呢?“两委”成员只有回家自己带头发展,就这样群众看到了生态茶的前景,就跟着发展,群众的积极性逐年提高,观念从原来的“要我种”转变为现在的“我要种”。
——扶贫助力。针对大坪坦村基础设施差的实际,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帮扶力度,10年间整合扶贫、财政奖补、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完成了900万元的大坪坦村主干线道路硬化工程;投入95万元完成了6条村内道路的硬化;投资58.5万元完成了大坪村母亲水窖150口建设工程;投资721万元完成了大坪坦万亩农业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借助扶贫政策和农业产业扶持政策,采取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小额信贷扶贫贷款、扶贫资金互助社贷款等方式,着力在茶叶提质增效、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协会推动。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生态茶产业,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需尽快建立中介组织,通过各方面的协调努力,成立了大坪坦生态茶生产经营协会,由大栗树茶厂的总经理任会长,从此大坪坦村的生态茶种植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这些年,就是由协会牵头组织广大农户种植生态茶,为茶户发展生态茶提供种植管理、科技培训、市场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
——龙头拉动。随着茶叶基地规模的扩大,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销售问题。为解决茶农的后顾之忧,经多次协商,引进了龙头企业云龙县大栗树茶厂,在大坪坦村建设茶叶初制所3个,解决了产业发展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问题。从此大坪坦生态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协会+农户+支部”的的生态茶产业发展道路。龙头企业的拉动,为全村的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成效初显,十年铸剑培育富民产业
通过10年努力,大坪坦村生态茶产业终显成效,在建设“林茂茶香、果硕畜壮、富裕和谐、文明整洁”的高原特色产业示范村道路上漫出了坚实步伐。
——茶香四溢,雾山佳品深受青睐。大坪坦所生产的茶叶因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实为茶中之佳品。1万多亩茶叶基地已成为大栗树茶厂的优质茶生产基地,开发并通过QS认证注册的大坪坦生态茶系列产品,如大坪坦生态茶、碧螺春、佛园春、佛园香、龙岗翠羽等。如今,生态茶已成了大坪坦村的支柱产业,成为了一个有组织、有效益、有市场、能致富的稳定的经营门路,茶山成为了群众的“绿色银行”。
——声名远播,四海宾客慕名而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各级领导多次深入实地指导产业发展,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村的茶叶产业发展成为远近闻名高原特色产业,在当地和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拉动作用。随着知名度逐年攀升,慕名宾客络绎不绝。
——茶园景观,入围中国美丽田园。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坪坦村生态茶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原特色产业”,群众收入有了保障,逐步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之路。高原生态茶园不仅是大坪坦村民的“钱袋子”,更是群众的“绿色银行”。在由农业部主办,省级主管部门协办的推介活动网络投票中,永平大坪坦高原生态茶园获得139347票,高票入围“2013•中国美丽田园”。
——成效明显,成为州县扶贫工作的样板。大坪坦村的发展历程,是高寒贫困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活教材”,2014年9月,永平县在大坪坦村建成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并成功举办了3期永平县农村基层干部示范培训。2015年4月,大理州委组织部、州委党校将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列为“大理州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成功举办了全州副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少数民族和女干部执政骨干培训、常务书记培训三期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