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平:专合组织奏响群众致富曲
作者:李如义 发布时间:2013-11-20 14:47:05 点击率:85
近年来,永平县立足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突出“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信息服务、规范提升”四个重点,全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合作组织中,突出“新举措、添保障、拓门路、强依据”,谱写出一曲曲群众增收致富新乐章。
支部建在专合组织上,增收致富“新”举措。永平县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的新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把“支部建在产业上”。产业党支部建立后,从推进产业发展实际出发,立足于发挥产业党组织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党员示范、远程教育网上学技术等方法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建设、共同致富,实现“协会+支部”发展模式,推动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让农民富在产业上,找到一个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走出一条农村致富的新路子。
政策支撑扶持快发展,抵御风险“添”保障。立足烤烟、核桃、生态茶等特色优势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和农技服务部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元主体,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条和销售市场,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整合财政、科技、农业及金融等部门力量,合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县财政设立专项基金200万元,对每个验收合格的合作社和产业协会分别给予1万元和2万元补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核桃、生猪、生态茶、香菇等重点产业。金融及税务部门开设“信贷绿色通道”和“税收绿色通道”,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享受最大优惠。今年全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0个,总数达538个,社员17357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0%。
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拓”门路。发挥科技部门牵头作用,加强同农业、林业等部门的联动,调动农业科技工作者、驻村常务书记、大学生村官积极性,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均配备科技辅导员,投入资金50万元,编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知识手册》和生产技术规范文本2万余册,邀请专家和专职科技辅导员到一线定点开展指导服务1200多人次。激活专业合作组织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瞄准市场需求,准确掌握信息、服务好会员,确保到位,使农民抱团进入市场,做优、做精、做特、做强核桃、生态茶、生猪、土鸡、生态鹅、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县核桃产量4.5万吨,产值突破10亿元,产量产值达全省第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初显。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实施专业化种养技术规范、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规模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实用科技的普遍推广和应用。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经营“强”依据。建立了涉农服务部门科技服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制度,采取“统一农资采购配送、统一生产技术流程、统一疾病防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集中收储销售”的“六个统一”,依法依规制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章程,不断帮助合作社完善自身制度和日常管理。形成龙头企业、农村能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元主体,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改革红利得到释放,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全县开展核桃中幼林抚育管理10万亩,发展了一批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收购烟叶12.61万担,占合同收购量12.5万担的100.88%,烟农收入1.59亿元;种植茶园2.5万亩,年产茶叶28万公斤,产值1200多万元;建成或在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68个,畜牧业总产值达4.1亿元。“建一个专合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永平县委组织部 李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