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力促全面争创
作者:张树超 发布时间:2011-05-25 10:56:59 点击率:135
创先争优活动进入全面争创阶段以来,永平县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争创标准,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优秀,不断开展创先争优实践活动,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为永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夯实基层创先进。充分运用和借鉴开展“三级联创”、“云岭先锋”工程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细化工作措施,精心设计载体,使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加大村级班子建设力度,着力把经济能人、乡土“拔尖”人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加大了村支书、主任“一肩挑”的力度。2010年,全县72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有49个村,有大专以上学历30人,中专、高中以上学历286人,乡土拔尖人才156人,致富带头人205人,复员退伍军人47人,村级班子结构得到了优化。健全完善村级14项制度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村级运行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将村干部的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从2010年,每年给予每个村2万元的工作经费,每年重点扶持3-5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村集体经济项目,每个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截止2010年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村有10个,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村有15个。加大了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截止2010年,全县共投资2259万多元,分四批对全县72个村、1个社区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解决了村级“无处议事”的问题。
立足岗位争优秀。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五争做”活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北斗乡新村村党总支部实行党员与农户“致富经验互传、实用技术互教、劳力资金互帮、邻里纠纷互调、村规民约互督”活动。石家村开展1名党员联系2户农户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水泄乡水泄村在党员的带领下,开展了以“建我家乡、绿我家园”为主题的植树造林活动,积极参与并发动群众在水源地、河道旁、公路旁、学校附近种植水冬瓜、柳树、小叶榕等树木3400余株,新植草坪1000余平方米。
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认真学习杨善洲、龙进品、普发兴等同志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全县共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360多场次,参加人员9600多人次。结合党员承诺,认真开展“星级党员”评定活动。厂街乡炉塘村党支部开展了“带头致富星、支持建设星、科学理财星、培养人才星、保护生态星、讲究卫生星、弘扬正气星、宣传政策星、团结和谐星、乐于助人星”为主要内容的“十星级”党员评定活动,评选出了刘美凤、字正平等16位星级党员,让党员和群众赶有方向、学有榜样。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全县共对41个先进集体、227名先进个人和2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97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表彰。同时,县委将于“七·一”大规模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在全县各行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服务群众促和谐。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成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的“主力军”。在全县7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共为群众代办服务6987次,办理事项18066项。博南镇“民意会客厅”采取“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的方式,主动接受和听取社区党员、居民在就业低保、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户口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受到了社区党员、居民的普遍欢迎。“心系群众,带头服务;争当先锋,一线服务;坚守岗位,主动服务;甘于奉献,志愿服务”的“四服务”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职能部门组建党员科技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10年,全县共发放救灾救济资金272万元,救助灾民4000户20012人次。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的有效发挥,烤烟、核桃、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稳步推进,金河水库、曲硐小城镇保护与开发、县医院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千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小湾库区淹没移民搬迁、城市垃圾处理场建设等难点工作顺利实施。
夯实基层创先进。充分运用和借鉴开展“三级联创”、“云岭先锋”工程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细化工作措施,精心设计载体,使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加大村级班子建设力度,着力把经济能人、乡土“拔尖”人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加大了村支书、主任“一肩挑”的力度。2010年,全县72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有49个村,有大专以上学历30人,中专、高中以上学历286人,乡土拔尖人才156人,致富带头人205人,复员退伍军人47人,村级班子结构得到了优化。健全完善村级14项制度规章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村级运行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将村干部的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从2010年,每年给予每个村2万元的工作经费,每年重点扶持3-5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村集体经济项目,每个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截止2010年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村有10个,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村有15个。加大了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截止2010年,全县共投资2259万多元,分四批对全县72个村、1个社区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解决了村级“无处议事”的问题。
立足岗位争优秀。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五争做”活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北斗乡新村村党总支部实行党员与农户“致富经验互传、实用技术互教、劳力资金互帮、邻里纠纷互调、村规民约互督”活动。石家村开展1名党员联系2户农户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水泄乡水泄村在党员的带领下,开展了以“建我家乡、绿我家园”为主题的植树造林活动,积极参与并发动群众在水源地、河道旁、公路旁、学校附近种植水冬瓜、柳树、小叶榕等树木3400余株,新植草坪1000余平方米。
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认真学习杨善洲、龙进品、普发兴等同志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全县共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360多场次,参加人员9600多人次。结合党员承诺,认真开展“星级党员”评定活动。厂街乡炉塘村党支部开展了“带头致富星、支持建设星、科学理财星、培养人才星、保护生态星、讲究卫生星、弘扬正气星、宣传政策星、团结和谐星、乐于助人星”为主要内容的“十星级”党员评定活动,评选出了刘美凤、字正平等16位星级党员,让党员和群众赶有方向、学有榜样。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全县共对41个先进集体、227名先进个人和2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97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表彰。同时,县委将于“七·一”大规模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在全县各行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服务群众促和谐。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成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的“主力军”。在全县7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共为群众代办服务6987次,办理事项18066项。博南镇“民意会客厅”采取“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的方式,主动接受和听取社区党员、居民在就业低保、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户口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受到了社区党员、居民的普遍欢迎。“心系群众,带头服务;争当先锋,一线服务;坚守岗位,主动服务;甘于奉献,志愿服务”的“四服务”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职能部门组建党员科技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10年,全县共发放救灾救济资金272万元,救助灾民4000户20012人次。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的有效发挥,烤烟、核桃、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稳步推进,金河水库、曲硐小城镇保护与开发、县医院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千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小湾库区淹没移民搬迁、城市垃圾处理场建设等难点工作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