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教育局党支部“四举措”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者:孙绍章 周明武 发布时间:2015-09-22 15:28:28 点击率:60
年初以来,大理永平县教育局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先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党建服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出实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完善制度,密切党群关系。建立《永平县教育局在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中开展“城乡支部手牵手·党员融合心连心”活动实施方案》,与厂街乡岩北村党支部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按照“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定制度、建阵地”的工作要求,安排教育局业务骨干担任新农村指导员挂职村委会常务副书记,与村党支部共享党建资源、共谋村级集体经济、共建活动场所,积极开展村“三清洁”活动,协助搞好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结对农户制度,教育局党支部38名党员结对农户83户共320多人次,组织党员干部走访结对户,帮助破解发展难题。二是制定《局领导下基层检查调研制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贴近学生,走访家长,遵守下乡纪律,及时梳理解决一批教职工、学生等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三是结合实际,开展包挂活动。制定分管领导挂钩乡镇和股室长、党员教师挂钩挂钩学校制度,党员干部挂钩乡镇学校,全年班子成员到挂钩学校不少于12次,一般党员不少于6次。
统筹协调,发展群团工作。组织职工参加“三八”节歌咏比赛,校际间篮球联谊赛等活动,丰富教工业余文化生活;借助“七一”,开展集中学习,签订《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公开承诺书》,重温了入党誓词,到学校开展义务植树;关心帮助退休教职工,走访慰问退休老同志,年内为困难职工捐款3500元;鼓励广大师生报送党建书画作品,回顾党史、纪念建党;组织学校团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清明扫墓、为灾区捐款捐书活动;抓好“五四”共青团入团、“六一”少先锋入队等团队活动,为党员发展储备力量;组织中小学参加“中华魂”诗歌朗诵活动,把中华正能量根植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之中。
立足岗位,发挥示范作用。开设党员示范窗口,要求首先要服务好学生。其中,学生资助中心2014年累计为1846人发放助学贷款3861笔,回收率100%位于全省第1位,逾期本息金额位于全省第1位,2013、2014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县市考评的前3位,受到了通报表彰,今年的各项资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招生办公室为710名高中考生、1795初中考生准确无误地完成并上报考生报名、志愿填报、考生加分等信息,办好每一件事关学生终身的大事;教育管理所深入推进“五好”学校建设,打造教风好、学风好、管理好、环境好、质量好的家长满意、学生善学的优质学校。其次要服务好教师。教研所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继续教育培训近2000多人,组织骨干参加云南省贫困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出国留学项目,选派部分中小学校长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小学挂职学习,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发展;人事股完善教师补充及合理流动长效机制,招聘了特岗教师40人,招聘高中教师10人,并按时组织教师晋级升档,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另外是服务好社会。通过小手牵大手,把“三清洁”、“节粮、节电、节水”和“日行一善”等文明习惯传递到每个家庭;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培育“书香校园”;开展《家校共育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专家讲座6场次,受益家长3167人次等。
依法依规,落实惠民政策。在党支部的牵头下,教育的各项惠民政策实实在在惠及到每一个教师、每一名学生。年内,根据国家、省州县有关精神和要求,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岗位补贴,让山区教师感受党的关怀。严格监管并发放好各类补助和学生资助资金,上半年共下拨寄宿制经费704.38万元,下拨义保经费825.66万元,共支付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558.35618万元,为74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50.95万元,为5名大学生办理了“贷免扶补”手续,为12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西部雏鹰”助学金近10万元;积极争取复旦大学帮扶,为水泄乡世兴村完小和厂街乡炉塘村完小学生捐赠被褥137套,价值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