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平:回头“六看”抓“补课”转变作风保实效
作者:张群 发布时间:2014-05-13 09:39:52 点击率:37
永平县紧扣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稳步推进活动深入开展的同时,不忘6个“回头看”,对发现的“欠债”一律要求补课回炉,确保了教育实践活动有序推进。
一看领导带头的力度。一是随机“查”,查县四班子领导是否带头抓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找问题、立行立改,是否带头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干实事树立标杆;是否带头“回头看”查缺补漏。同时县委活动办采用随机“查”的方式,查各单位“一把手”是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加强对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谋划和推动;查“一把手”是否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带头参加学习、听取意见、带头即知即改、带头“回头看”。二是走访“问”,县委活动办深入各单位,问干部职工“一把手”是否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活动抓在手上,是否搞“权利下放”、当“甩手掌柜”,是否亲自主持召开本单位活动情况分析研判会。
二看学习教育的深度。一是出题“考”,严格按照县级领导班子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7天、乡科级领导班子不少于5天、村(社区)及其他基层党组织至少开展了1次集中学习的要求抓好集中学习,同时防止报表上学时已满,但学习效果不明显、思想认识不提高的现象出现,并对已学内容采取问答式抽查方式进行检验。二是重点“看”,看集中学习、观看影像是否有痕迹资料,看心得体会、读书笔记、调研报告等是否马虎了事、敷衍应付。目前,全县已对87名党员限时补课。
三看听取意见的广度。一是基层“访”,县委活动办深入乡镇、基层访党员干部,了解对应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否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深入矛盾和困难多的地方访群众,了解相应的挂钩部门是否深入听取意见建议;访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和“两代表一委员”,被哪些部门邀请参加了征求意见座谈会。二是上级“询”,通过向上级部门电话咨询的形式,落实基层单位是否到上级主管部门听取意见建议。
四看查找问题的准度。一是梳理“细”,县委活动办针对各单位上报“四风”问题清单,认真梳理,看是否认真对照理想信念、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看是否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列举的25种“四风”表现、中央活动办梳理的37个问题,以及省委秦书记、州委梁书记关于“四风”表现形式的论述,针对列出的问题不痛不痒、客观原因当先、大而化之、找不准、归类不合理的一律要求重找。二是标准“严”,坚持聚焦“四风”问题从严标准,针对查找问题跑偏、散光,出现找班子问题多、找个人问题少,找一般性问题多、找个性问题少,找客观原因多、找主观原因少,找工作问题多、找作风问题少,找保护干部理由多、找主动整改措施少的“五多五少”等情况,一律要求重找。
五看立行立改的速度。一是上门“督”,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通过上门督促的形式,督促相关部门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快整改落实的速度,着力解决相关单位“等一等”、“拖一拖”、“攒一攒”的错误思想。二是把脉“准”,坚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解决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县委活动办根据县委梳理出来的十个方面17条边学边查边改内容,看各单位是否克服解决问题左顾右盼、视而不见思想,是否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是否坚持从现在改,不能马上改的列入计划分步整改。目前,全县共制定整改措施449条,整改问题347个。
六看督导工作的强度。一是交流“谈”,通过座谈交流的形式,听取各督导组在督导工作中是否坚持从严从实督导的要求,对中央、省州县党委精神是否吃透,看督导组对基本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是否搞清楚活动有哪些环节及规定动作,是否把好督导关,是否做到心中有底,手上有招。二是资料“判”,通过翻阅各单位上报资料,判定督导组在开展督导工作时是否存在材料审核把关不严、过得去就行的现象,是否存在好人主义思想,是否存在对规定动作执行不到位、“四风”问题查找不细致、不主动督促整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