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良: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责任田”里精耕细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15 16:45:52 点击率:52
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
云南陆良: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责任田”里精耕细作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通过划分责任区、设立服务站、落实包干制、配备管理员,实行“融入式、精细化、动态化、零距离”的管理服务,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有效性和服务的针对性。
责任区,让社会管理触角伸进院落里。按照基层工作从粗放向精细转变的理念,以村民小组数、“两类”组织数为单位,把10个乡镇、1个华侨管理区和425户“两类”组织,初步分成1080个群众工作责任区。同时,将责任区内的党员按属地、从业类型等编为党小组,形成“群众+党小组+责任区”的组织架构,每一责任区内的群众配备专门的服务团队,形成一张责任网络,做到群众覆盖全面化。群众工作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实现了社会管理的地域全覆盖、社情全摸清和服务全方位。
服务站,提供了一方整合条块资源的平台。为构筑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陆良以县、乡、村政务服务网络和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为载体,在县、乡、村分别设立群众服务站。服务站坚持“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原则,整合县直、乡镇、村组以及综治、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基层社会管理资源,积极吸纳当地威信高、群众信任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组建了多元化的管理员队伍。群众服务站发挥触角前移、直接全面的优势,把办公室搬到群众的“家门口”,切实做好体民意、通诉求、解民困、化民怨工作。目前,陆良所有群众工作责任区都设立了群众服务站,共1080个。
包干制,探索了承包群众工作的新路子。按照“建立群众工作承包责任制,将责任承包到人”的理念,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科级领导包村组(社区)、村组党员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明确每个群众服务站的任务和要求,把群众中千头万绪的工作同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对应地联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提高了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包干党员干部对走访到的群众诉求,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统一登记造册,逐级落实包干人员,党政领导带头包最难、最大、最急的问题,限时解决。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包干网络,38名县级领导对应10个乡镇、1个华侨管理区和195个“两类组织”,500多名科级领导对应139个村委会,2300多名村组干部分别联系5-10户群众。
管理员,老百姓动嘴就全心全意跑腿。在责任区,对任职党员干部分配包干职责的同时,还对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把无职党员按需设置在老龄工作、流动人员服务、村庄治安联防、民事调解、技术咨询服务等党支部中,实行分类管理,让无职党员有了管理服务的新平台。这样,广大党员干部在责任区内积极履行管理员职责,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交百家友、解百家难,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村服务”,变“处理线条单一问题”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心贴心”与群众交朋友,“一帮一”的与百姓结对子,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1080个服务站内的管理员共为群众提供服务、解决问题3.1万余件。(杨建陆 李井)
责任区,让社会管理触角伸进院落里。按照基层工作从粗放向精细转变的理念,以村民小组数、“两类”组织数为单位,把10个乡镇、1个华侨管理区和425户“两类”组织,初步分成1080个群众工作责任区。同时,将责任区内的党员按属地、从业类型等编为党小组,形成“群众+党小组+责任区”的组织架构,每一责任区内的群众配备专门的服务团队,形成一张责任网络,做到群众覆盖全面化。群众工作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实现了社会管理的地域全覆盖、社情全摸清和服务全方位。
服务站,提供了一方整合条块资源的平台。为构筑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陆良以县、乡、村政务服务网络和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为载体,在县、乡、村分别设立群众服务站。服务站坚持“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原则,整合县直、乡镇、村组以及综治、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基层社会管理资源,积极吸纳当地威信高、群众信任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组建了多元化的管理员队伍。群众服务站发挥触角前移、直接全面的优势,把办公室搬到群众的“家门口”,切实做好体民意、通诉求、解民困、化民怨工作。目前,陆良所有群众工作责任区都设立了群众服务站,共1080个。
包干制,探索了承包群众工作的新路子。按照“建立群众工作承包责任制,将责任承包到人”的理念,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科级领导包村组(社区)、村组党员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明确每个群众服务站的任务和要求,把群众中千头万绪的工作同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对应地联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提高了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包干党员干部对走访到的群众诉求,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统一登记造册,逐级落实包干人员,党政领导带头包最难、最大、最急的问题,限时解决。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包干网络,38名县级领导对应10个乡镇、1个华侨管理区和195个“两类组织”,500多名科级领导对应139个村委会,2300多名村组干部分别联系5-10户群众。
管理员,老百姓动嘴就全心全意跑腿。在责任区,对任职党员干部分配包干职责的同时,还对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把无职党员按需设置在老龄工作、流动人员服务、村庄治安联防、民事调解、技术咨询服务等党支部中,实行分类管理,让无职党员有了管理服务的新平台。这样,广大党员干部在责任区内积极履行管理员职责,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交百家友、解百家难,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村服务”,变“处理线条单一问题”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心贴心”与群众交朋友,“一帮一”的与百姓结对子,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1080个服务站内的管理员共为群众提供服务、解决问题3.1万余件。(杨建陆 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