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全力为“十二五”提供“五力”保障
作者:盘诗云 钟远翔 发布时间:2011-06-23 15:06:41 点击率:53
广西贺州:全力为“十二五”提供“五力”保障
今年来,广西贺州市把创先争优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标杆和行动指南,以开展“强作风、重落实、促发展”活动为抓手,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打好“十二五”开局仗中创先进、争优秀,努力为“十二五”提供强力保障。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持久力。一是培产业。实施“工业立贺、富民强市”战略,重点把电力、林产、矿业、电子、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打造成为超百亿元产业。目前,全市五大支柱产业生产总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二是筑平台。全力推进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贺州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旺高工业区、信都经济区、新材料工业园区、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等“六大园区”建设。尤其是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了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形成了以华润贺州电厂、华润水泥、华润雪花啤酒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目前,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3亿元年产200万吨的华润水泥一期工程已投产运营,1-4月份,华润(富川)电厂累计完成投资达7.29亿元。三是扶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扶持平桂飞碟、桂东电子、嘉宝食品等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强做优。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增加到215家,仅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6亿元,同比增长69.4%;实现工业增加值16.48亿元,同比增长45.2%,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幅均创历史新高。自治区工信委调研组高度评价了贺州工业发展业绩,认为“贺州的循环经济发展已由概念步入了实体阶段”。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支撑力。一是着力抓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贺州跨越发展的“第一引擎”,按照一个项目、一个联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倒排工期表、一揽子抓到底的“六个一”运作模式,促使全市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2亿元,同比增长49%;投资亿元以上6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5亿元,同比增长21%,仅贵广快速铁路就投资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87.7%。二是切实把谋划、引进和实施大项目建设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首位,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知名大企业进驻贺州,谋划建设一批民间资金参与建设的中小项目,实施一批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事业项目,形成“大中小”项目同步推进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全市施工项目达745个,增加28.4%。其中,新开工项目290个,增长31.8%。
着力狠抓工作落实,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推动力。一是转作风。推行《贺州市党政机关“治懒”、“治庸”暂行办法》、《贺州市健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通过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努力营造有利于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重落实。坚持和完善“一个方案、四项制度”(即:贺州市贯彻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推进工作落实实施方案和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督查督办制、责任追究制),围绕“定责、承诺、考评、奖惩”等关键环节,确保2011年作风建设为民办十件实事、年度重点工作事项、年度责任目标“三落实”。三是强督查。坚持构建“大督查”工作机制,整合督查力量,加大工作督查考核力度,盯住不落实的事,严惩不落实的人,追究不落实的责任,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风气,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十二五”发展提供凝聚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贫困村道路建设工程、社会保障惠民工程、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十项民心工程”,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28556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5.5%;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达177.58万人,参合率达92%以上,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00元;为城市低保户、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四类低收入人群统一免费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最高额度达7000元。此外,深入开展公开承诺、党员自愿服务等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公开承诺事项7.6万余项,仅市直单位与市委、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公开承诺书和责任状就达100多份。
着力配强领导班子,为“十二五”发展提供保障力。紧紧抓住全市市县乡村四级集中换届契机,选任一大批能够担当“十二五”发展重任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特别是在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中,坚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标准和条件,对提名党政正职人选进行严格把关;注重科学搭配,让党政正职实现优势互补;注重好中选优,拓宽视野在更大范围内选人;注重清正廉洁,由纪检机关对党政正职人选的廉洁情况进行重点审查。目前,全市已确定了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提名人选536名,平均年龄35.2岁,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293名,占54.7%;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384名,占71.6%。其中,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为37.02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110名,占93.2%,仅研究生学历就有25名,占21.2%。值得一提的是,贺州市以“广推优选”的方式,面向全市企事业单位公开选拔了117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有效增强了乡镇领导班子的内在活力。此外,还拿出30个正、副处级岗位进行“广推优选”。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抓紧实施中。(盘诗云 钟远翔)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持久力。一是培产业。实施“工业立贺、富民强市”战略,重点把电力、林产、矿业、电子、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打造成为超百亿元产业。目前,全市五大支柱产业生产总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二是筑平台。全力推进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贺州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旺高工业区、信都经济区、新材料工业园区、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等“六大园区”建设。尤其是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了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形成了以华润贺州电厂、华润水泥、华润雪花啤酒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目前,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3亿元年产200万吨的华润水泥一期工程已投产运营,1-4月份,华润(富川)电厂累计完成投资达7.29亿元。三是扶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扶持平桂飞碟、桂东电子、嘉宝食品等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强做优。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增加到215家,仅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6亿元,同比增长69.4%;实现工业增加值16.48亿元,同比增长45.2%,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幅均创历史新高。自治区工信委调研组高度评价了贺州工业发展业绩,认为“贺州的循环经济发展已由概念步入了实体阶段”。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支撑力。一是着力抓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贺州跨越发展的“第一引擎”,按照一个项目、一个联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倒排工期表、一揽子抓到底的“六个一”运作模式,促使全市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2亿元,同比增长49%;投资亿元以上6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9.5亿元,同比增长21%,仅贵广快速铁路就投资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87.7%。二是切实把谋划、引进和实施大项目建设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首位,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知名大企业进驻贺州,谋划建设一批民间资金参与建设的中小项目,实施一批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事业项目,形成“大中小”项目同步推进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全市施工项目达745个,增加28.4%。其中,新开工项目290个,增长31.8%。
着力狠抓工作落实,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推动力。一是转作风。推行《贺州市党政机关“治懒”、“治庸”暂行办法》、《贺州市健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通过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努力营造有利于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重落实。坚持和完善“一个方案、四项制度”(即:贺州市贯彻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推进工作落实实施方案和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督查督办制、责任追究制),围绕“定责、承诺、考评、奖惩”等关键环节,确保2011年作风建设为民办十件实事、年度重点工作事项、年度责任目标“三落实”。三是强督查。坚持构建“大督查”工作机制,整合督查力量,加大工作督查考核力度,盯住不落实的事,严惩不落实的人,追究不落实的责任,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风气,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十二五”发展提供凝聚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贫困村道路建设工程、社会保障惠民工程、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十项民心工程”,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28556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5.5%;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达177.58万人,参合率达92%以上,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00元;为城市低保户、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四类低收入人群统一免费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最高额度达7000元。此外,深入开展公开承诺、党员自愿服务等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公开承诺事项7.6万余项,仅市直单位与市委、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公开承诺书和责任状就达100多份。
着力配强领导班子,为“十二五”发展提供保障力。紧紧抓住全市市县乡村四级集中换届契机,选任一大批能够担当“十二五”发展重任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特别是在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中,坚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标准和条件,对提名党政正职人选进行严格把关;注重科学搭配,让党政正职实现优势互补;注重好中选优,拓宽视野在更大范围内选人;注重清正廉洁,由纪检机关对党政正职人选的廉洁情况进行重点审查。目前,全市已确定了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提名人选536名,平均年龄35.2岁,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293名,占54.7%;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384名,占71.6%。其中,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为37.02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110名,占93.2%,仅研究生学历就有25名,占21.2%。值得一提的是,贺州市以“广推优选”的方式,面向全市企事业单位公开选拔了117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有效增强了乡镇领导班子的内在活力。此外,还拿出30个正、副处级岗位进行“广推优选”。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抓紧实施中。(盘诗云 钟远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