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抓好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立与成果运用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27 16:10:23 点击率:76
普洱市抓好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立与成果运用
普洱市通过理论探索实践化、党建工作科学化、联系群众常态化、维护稳定前瞻化、工作评价绩效化,抓好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立与成果运用。
理论探索实践化,保持发展活力。举办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由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省委党校组织省内外理论工作者和知名专家对创先争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群众基础进行研讨,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判断形势、探讨理论、推动实践,为普洱的跨越发展提供理论保障与智力支持。
党建工作科学化,筑牢执政根基。准确定位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组织设置、作用发挥、制度建设、保障措施为重点,通过培育树立一批先进支部、整顿转化一批后进支部、带动一大批中间支部,着力破解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制度不全、保障薄弱等难题。以“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年轻干部培养行动”和“千人聚才行动”为重点,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
联系群众常态化,拓展服务领域。在县区设立群众工作局,乡镇设立群众工作站在基础上,又在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室,建立《普洱市群众工作台帐》1150套。通过增编制、定人员、明职责、拨经费,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今年以来,市县乡三级下派人民勤务员2万余名,建立民情联系卡18000余张,努力把服务范围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把服务措施跟进到群众所需所求的各项便民惠民领域上去,使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
维护稳定前瞻化,强化执政责任。执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和利益相关性进行事前分析评估,充分考虑并妥善照顾社会的承受程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稳定问题的发生。执行《民情联席会议制度》,市、县、乡三级党委定期专题研究分析重大民情事项,把涉稳民情事项纳入党委的常规工作体系中。构建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加强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非政府组织,矛盾纠纷重点领域等23个特殊群体和重点环节实施预警分析、跟踪服务和有效管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工作评价绩效化,全力跨越发展。为了保持创先争优以来党员干部“比、学、赶、超”的热情,在全市推行“提质进位考核奖励”、“创新优质服务奖励”、“突出贡献奖励”三项工作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上千万奖励资金,鼓励行业部门、干部职工在产业培植、招商引资、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等工作中,紧密结合实际,主动服务群众,大胆改革创新。(普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