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创先争优成“少数人的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08 08:18:37 点击率:32
警惕创先争优成“少数人的事”
为解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暴露出的问题,中央决定从2010年7月开始,至2012年7月结束,在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活动为期两年。因工作需要,笔者抽调在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上班,具体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上传下达等各项工作。今年以来,笔者经常被人多次问起,“现在我们单位里没什么动静,你们应该很轻松了吧!”某单位甚至停发了创先争优活动督查员的电话、交通费补贴。创先争优成了“少数人的事”,这不能不令人警惕。
创先争优成了“少数人的事”,单位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均脱不了干系。从单位党组织层面分析,一是所在单位党组织没有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将文件学深学透,在头脑里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单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党的建设相结合,与科学发展相结合,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使党员干部职工误以为创先争优是权宜之计,刮一阵风,风停树止,该干嘛还干嘛;二是没有找到创先争优与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就创先争优而抓创先争优,浮于表面,抓不住本单位创先争优的本质和关键,不能做到纲举目张、以点带面、有的放矢,自然落实不到具体的行动上、平常的工作中,创先争优与日常工作成了两张皮、两条路,各不相关;三是党组织负责人淡溥了创先争优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放松了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党员的教育管理,这是相当危险的。从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层面分析,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大,未让创先争优入脑入心,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二是督查工作未到位,未及时发现单位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三是对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觉得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是临时机构,底气不足、措施不力,不敢通报、怕得罪人,使大家误以为创先争优活动可有可无。
要根治创先争优成“少数人的事”,必须对“症”下“药”,使“药”到“病”除。一是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啄木鸟的精神,理直气壮抓“创争”,灵活多样抓载体,持之以恒抓督查,雷厉风行抓落实,使创先争优活动铺得开、推得动、见成效、能坚持。二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板报、墙报、宣传单、工作简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意义、作用和成效,不遗余力地宣传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典型经验、特色做法和先进事迹,大张旗鼓地宣传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共产党员深入一线、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和人性光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活动氛围。三是通过“抓书记”和“书记”抓,给单位党组织书记压担子、下任务、促成效,结合单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创设活动情境,创造活动环境,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动起来、忙起来、活起来,使党组织经受考验,党员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将创先争优活动变成惠泽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活力。四是建立长效机制,使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创基层党组织之先、争共产党员之优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觉行动,创群众满意之先、争服务群众之优成为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孜孜追求,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争当群众满意干部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动力、一种境界。
创先争优成“少数人的事”,令人担忧;但更令人害怕的,却是知错不改,放任自流。历经90年风雨,我们党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奥秘所在,是因为她是一个知错必改的政党,这一点无庸置疑。改变创先争优成“少数人的事”,需要口头承诺,更需要付诸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