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科普提素质 惠益群众促创争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1 14:33:17 点击率:40
发展科普提素质 惠益群众促创争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广东阳山县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为抓手,把加强科普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基础性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健全的相应领导机构和机制以及通过举行万人参与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县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协作联动、社会积极参与”的社会科普工作大格局,带动群众走上科技致富路,为阳山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强科普“三大建设”,夯实科普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科普组织网络建设。每个镇(乡)均成立科协组织,建有科技阅览室、科普活动站和科普宣传栏,全县167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科普工作组,配置一名农技员,纳入财政预算,享受村干部待遇,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县镇村三级覆盖”的科普网络体系。二是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成立了14支科普志愿者队伍,人数达到1万多人,成为科普工作重要力量。三是加强科普设施和阵地建设。在原有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科普活动广场、科普长廓等科普设施的基础上,该县再投资2500万元建设县科技馆,进一步增强科普服务能力。全县有15个县级科技学(协)会、49个农村专业合作社、78个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13个科技惠农服务站,为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打下了扎实的工作基础。
推进科普“四进”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一是大力推进“科普进校园”。以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为平台,大力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举办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开展“一校一特色”科普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全县学生科普活动参与率达90%。二是大力推进“科普进社区”。结合“双转移”开展就业和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2010年培训社区干部、企业职工8000多人次和待业青年、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2万多人次,社区、企业干部职工接受各类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率达95%以上。三是大力推进“科普进机关”。将领导干部的科技知识培训纳入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和公务员培训规划,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四是大力推进“科普进农村”。以科技部门、集团企业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技术人员为依托,以课堂培训、实施操作为形式,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覆盖了全县98%以上的村党员干部和95%以上的农民,培育了一大批乡土科技人才及种养专业大户。
创新科普“三化”方式,提高科普工作实效
一是科普宣传“大众化”。县电视台、县电台、《阳山》报开设了“科技大蓬车”、“科普知识”、“科普园地”等科普专栏,创办了《阳山科普》月刊报和阳山科普网站,依托县气象台在县城及镇(乡)、村群众较为集中的活动场所设置60台电子科普专栏屏幕,每天播放科技成果、健康知识、农业技术、生活常识等科普知识。二是科普活动"经常化"。以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等主题科普活动为契机,举办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活动,活动覆盖面达全县常住人口的80%以上。三是示范带动"长期化"。建立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8个,县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9个,科普示范户347户,形成了“镇有示范基地、村有示范农户”的科普示范体系,培育9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7个“一村一品”种养专业村、1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基地和6个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带动全县30%以上农户走上科技致富道路。
该县科协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被省科学技术协会、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农业厅共同授予“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同时命名阳山县为“2011~2015的广东省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