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激发党组织新活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20 09:03:28 点击率:1960
巧家: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激发党组织新活力
为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 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推动巧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巧家县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一是顺应形式,探索社区党组织设置新模式。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内活动开展,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调整优化社区党组织的设置。全县4个社区,其中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金江社区,通过社区换届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3个社区设立党总支;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居民小组、居民小区都设立党支部。计划下一步有条件的居民楼、院设立党支部,单元楼道设立党小组。针对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切实提高党在城市社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
二是大胆组建,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组建方式。针对我县部分行政村地域面积大,党员居住分散,参加组织活动困难的情况,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全县179个行政村设立党总支,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和居民小组原则上设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村民小组和居民小组应通过联合组建等方式建立党支部。针对农村经济结构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实际,按照“组织分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思路,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党组织“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做法,确保党组织有效开展活动。
三是理顺关系,不断规范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在县教育局设立党委,隶属县委县直工委管理和领导,在县教育局党委增设一名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党组织划归县教育局党委管理和领导,学校所在地的乡镇党委配合做好学校的日常党建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设立党支部;党员人数接近和超过50名的,设立党总支部;党员人数接近和超过100名的,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与其他学校建立联合党组织。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组织安排党员到学校工作、发展教师党员等多种方式,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具备条件的民办学校必须建立党组织;尚不具备条件的,可由县教育局党委向学校委派党建指导员,负责开展学校党建工作。
四是完善机制,调整优化移民党组织设置。设立移民区党工委,县委在白鹤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移民片区分别设立党工委,负责该片区移民党建工作,所辖片区乡镇党委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党员人数接近100人或100人以上的村党组织改设基层党委,村党委隶属所在地乡镇党委领导和管理。目前,我县拟改设基层党委的村党组织有9个。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通过联合组建等方式建立党支部;实现移民地区党组织全覆盖。对移民安置和城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搬迁导致党组织变化和党员流动的情况,各乡镇党委及时进行调整,重新优化党组织设置,切实理顺隶属关系。
五是加强指导,扩大非公企业、社会党组织设置的覆盖面。对非公企业、社会党组织我县把工作重点放在扩大组织覆盖面上,先后分批派出党建指导员,在茂租铅锌矿有限公司党总支部、昭通长江丝绸有限公司等非公企业,仁安医院等社会组织派驻党建指导员指导规范组织活动开展和党组织创建工作。在今年,县委组织派出组工干部进驻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县妇联、团县委等单位开展非公企业群建带党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我县还在阶段性重点工作组中采取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做法,确保党的组织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如:在两站移民工作实物指标调查组中设立了多个临时党支部,在向县委派驻的白鹤滩镇、老店镇群众工作组中分别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巧家县委组织部 郑运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