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做的,唯有坚强——李林森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向琪的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08 08:38:13 点击率:61
![]() |
|
![]() |
我们能做的,唯有坚强 我是李林森的妻子向琪,我报告的题目是《我们能做的,唯有坚强》。 林森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只是做了他该做的工作,组织上却给了他这么高的荣誉。作为林森的妻子,在这里,我要代表他、代表我们全家,向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嫁给林森,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他阳光、帅气、干练、真诚。结婚之初,他在学校当老师,空闲时间相对较多,他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总是变着花样做好吃的。 1997年,已调到宣汉县检察院工作三年的林森,自愿申请下派到五宝镇梨耳村任村支部书记,成为了全县第一个“大学生村官”。从那时起,我们就聚少离多了。后来,随着林森职务的变化,他更忙了、也更累了。偶尔回到家里,书房又成了他的办公室,我也成了他的“秘书”,帮他收集资料、录入文稿,常常忙到深夜。虽然又苦又累,但我的心是甜的。还记得2007年那个生日。那天,林森下乡调研去了,很晚都没接到他的电话,我的心里空落落的。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他却托朋友带回了一束巴山深处的山菊花。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7月,林森检查出肝癌晚期。这个消息,尤如晴天霹雳,我俩忍不住抱头痛哭。短暂的悲伤之后,林森擦掉眼泪对我说:“我不怕死,但我怕手中那些该做的事还没有做完,我怕父母和儿子知道了没法承受啊!”我俩东拼西凑医疗费用,悄悄到医院做了肝脏移植手术。林森告诉我:“以后的日子,我俩得坚强面对,勇敢地生活下去。”靠着这种信念、这种意志,我和林森渡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两年。 为了少耽误工作,去年底的又一次手术,他把时间定在了12月28日。因为元旦要放3天假,可以利用放假时间住院,然后在4号就回单位上班。 很多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林森总会悄悄地调快输液速度。一次次的推针输液,他的手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血管萎缩,实在没地方扎针了,医生只好在他手臂上置入静脉留置针。 术后半年,出现了排异现象,反应非常强烈,林森的手指、脚趾关节开裂,拿东西、走路都钻心地痛。病痛折磨得他大把大把地吃药,每天准备的药,都要用饭盒来装。 我经常说他:“命都快没了,你还这样,到底图个啥呀?”他笑着安慰我:“别生气了,等忙完这次机构改革,我就休息!”可这事儿一完,他却又说:“等党代会结束吧”…… 林森虽然生了病,但他依然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记得有一次,有个干部提着现金来到我们家,希望调整干部时给予关照。林森非常生气地说:“把钱提回去,组织用人不是看谁钱多钱少!”那人借洗手之名,把钱丢到厕所就走。林森发现后,提着钱就追了出去,硬是把钱还了回去。第二天,那人又来我们家,结果林森门也没让他进。 对别人是这样,对家里人他也不徇私情。林森的大妹妹,因为企业破产,一直打着临工,多次求哥哥帮忙找份工作,可林森都没有答应。他说:“我这个组织部长不是给家里人当的,要是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林森住院后,妹妹来探望他,他拉着妹妹的手说:“妹妹呀,哥哥没帮上你们,不要记恨哥哥呀!”大妹妹哭着说:“哥,你都病成这样了,怎么还把这事儿放在心头哇?!” 林森的父亲是教师,严格的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懂得了忠孝的道理,但繁忙的工作,使他无法长期守在父母身边。为此,他常常深感歉疚。 2009年7月父亲生日那天,一家人都围在一起给老人过生日。到了中午,父亲迟迟不宣布开席,而且焦躁不安。一直没等到儿子祝福电话的老人,在满屋子客人面前发火了。可老人哪里知道,那时,他的儿子正躺在手术台上,做着肝移植手术啊! 林森自从检查出肝癌来,我们一直瞒着双方的老人,特别是瞒着他的父亲,因为老人患病多年,林森担心影响父亲的心情和治疗。直到今年5月初,达州市委主要领导到医院看望林森的消息见报后,父亲才知道了真相。父亲盯着报纸,看了又哭,哭了又看,哭喊着:林哪,我的儿! 林森患病后,为锻炼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会有意无意地给儿子讲:生活总会有风风雨雨、沟沟坎坎,你是男子汉,面对困境,要学会调节心态,要坚强勇敢地面对。 以前很少给孩子买衣服的林森,最近两年只要到外地出差,就会给儿子买衣服,而且衣服的型号总会大很多。不知情的儿子每次都埋怨爸爸买的衣服不合身。林森总是笑着说:“大点儿好,大点儿好,能多穿几年呢。”儿子哪里知道,这些“大点儿好”的衣服,饱含着爸爸对你多么深沉的爱啊! 在林森的影响下,儿子阳阳也学会了宽容、谦让和坚强。6月19日这天是父亲节,阳阳给重病的爸爸发了一条深情的短信:“亲爱的爸爸,您一定要加油!命运不相信眼泪,我们能做的,唯有坚强!”在儿子面前,林森永远都是一幅笑容。但再坚强的外表下都是肉长的心! 很多个夜晚,我都被他的抽泣声惊醒,看到林森望着手机上儿子的照片泪流满面。 他对我说,最好在儿子暑假期间去往天堂,好让儿子心理有个缓冲期,开学的时候能正常上课,不影响学习。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在这个暑假离我们去了。 在重病监护室里,林森断断续续地给我交待:“梨树乡荆竹坝村李代菊的两个娃娃,不知道学杂费凑齐了没有,你把省委今年七一表彰奖给我的那5000块钱,交给李代菊,算是一点心意。还有,草坝镇老党员郭钊贤的老伴肺气肿,不知道好些没有,找机会你去看看……” 当林森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他给父亲和母亲发了最后一条短信:“爸爸、妈妈,生命仅是个过程,我们都要想开些,我走后,您们一定要多保重。” 他对我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要去的。” 他说:“人都是哭着来的,我要笑着去!” 他说:“后事简单点,就回老家去,那里有山,有水,向着阳光,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 7月31日上午,林森要我给他念达州日报上市上开“两会”的消息,听着听着,他就昏迷了过去,我紧拉住他的手,一次又一次地呼喊:“林森,林森,你醒醒,你醒醒啊……” 但林森终究再也没有醒来…… 林森就这样走了,带着对亲人的不舍走了,带着对乡亲们的不舍走了,带着对组织工作的不舍走了,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不舍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但在我和儿子的心里,他从来就不曾离开!林森,我要对你说:我们相濡以沫十几年,你对人生的态度、对事业的执着,你的坚强、你的善良,已经浸入我和儿子的血脉!林森,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儿子培养成才,让他做一个像你一样的人。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