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重在实干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08 08:28:17 点击率:44
创先争优重在实干
中共罗平县委书记 韩开柱
李源潮同志强调,基层创先争优重在干好事、干实事、干群众欢迎的事;要使创先争优活动符合实际需要、化为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效果。结合罗平实际,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三大重点,着力开展“五项行动”,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促进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上,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中心任务、立足本职工作创先进、争优秀、干实事。
开展产业提升行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创先争优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要扎实开展产业提升行动,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激发出来的热情引导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突出特色高效,加快开发生物资源。扶龙头、扩规模、强基地、重科研,高度重视生姜产业、蔬菜产业、蜂产品、油菜籽深加工、水产业、畜牧业、中药材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大力扶持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二是突出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把罗平的资源优势变为资本优势、经济优势,改善能源结构,形成以水电、风电等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工业体系,建设区域重要的新兴能源基地。三是突出转型升级,加快旅游二次创业。突出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效应,抓好旅游与农业、工业及城市的结合,努力把罗平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四是突出提质扩容,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围绕打造花城、绿城和水城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步伐。五是突出大项目带动,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县委、县政府将2011年和2012年确定为全县的“项目落实年”。全力落实好总投资近50亿元的布依风情园、滇东能源生活区、大水塘新社区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旅游地产。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洽谈和协调力度,积极做好跟踪洽谈、协调和服务工作。
开展民生改善行动,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创先争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须臾不能忘记的基本原则,也是创先争优的基本要求。要牢固树立“党建为民”理念,扎实开展民生改善行动,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大力实施饮水、道路畅通、农村能源、农村供电、社会保障、新村庄新社区建设、扶贫开发、少数民族村扶持、农村抗震安居、生态创优、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惠民工程,着力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实施文化繁荣、农村信息、农村教育提质、农民健康等工程,推动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共产党员服务先锋站”和“共产党员服务先锋队”工作,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百个支部帮百村、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结对子”活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出行、住房、饮水等困难,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完善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民服务站为基点、村(社区)农民服务代办点和村(居)民小组代办员为触角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以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果检验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
开展和谐创建行动,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创先争优。促进社会和谐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着力点。要把化解社会矛盾、破解和谐难题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和谐创建行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情况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体现战斗力和先进性,在促进社会和谐上下功夫、出成效。一是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的发生。二是构建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坚决打击各种邪教组织和村霸、路霸及黑恶势力,提升市民安全感。三是构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安全专项督查、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矿山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是深入开展“和谐村庄”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深入开展以政策法规、法制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村庄”活动。
开展制度创新行动,在健全机制保障中创先争优。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我们要紧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制度创新行动,着力在构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对现有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继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在健全完善综合考核、社会评价、政务服务、督办查办、融资担保和软环境建设等机制的基础上,构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六大长效机制”:着眼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立完善党内学习教育机制;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机制;着眼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着眼打造服务型政府,探索转变职能提高效能的行政机制;着眼畅通党群干群沟通渠道,健全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定期对话交流机制;着眼改进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健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工作机制。
开展素质提升行动,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加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培育致力于科学发展、适应于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团结有力、善于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通过扎实开展素质提升行动,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杨善洲同志“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深入开展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用心、用脑、用力干事业、谋发展、求进步。深入开展“查思想,比党性修养、人生追求;查学习,比勤学善学、学以致用;查履职,比工作落实、业绩一流;查纪律,比遵章守纪、清正廉洁;查作风,比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五查五比”活动,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党性修养不够、精神状态不佳、发展能力不强、思想作风不实等问题。创新干部选用、教育、管理机制,切实为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选好干部、建好队伍,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让肯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不干事者有压力、投机钻营者没有市场,打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又干净干事的干部队伍。完善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充分发挥各类人才重要作用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