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工作要在融入百姓生活上下功夫
作者:中共永平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4-12-19 09:20:11 点击率:1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反复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形势下,要始终坚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干部群众的思想,注重把宣传思想工作融入到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不断将党的创新理论向基层向百姓延伸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各种杂音、噪音不断,如何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引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形象的比喻:“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始终把坚定党员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作为当前的主攻方向,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工作的第一位。采取定期系统培训、公益广告展播、深入基层宣讲、组织知识竞赛、进村开展民情恳谈、入户开展火塘夜话等综合措施,使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向基层、向农村、向一线延伸,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阵地,努力完成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二、要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引导群众的重要抓手
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义心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省委也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模式、载体平台、实现路径进行了科学的规范,明确了当前宣传思想的工作重点。必须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引导群众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要在做细、做小、做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细处着眼,从小事着手,从点滴做起,涓流汇海、聚沙成塔,通过塑造无数个小的个体,发挥蒲公英效应、规模效应、集群效应,汇聚起强大正能量,凝聚中国力量。二是要在本土化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本区域的文化传统、民族习性、自然地理特征、产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切实增强各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适应性,减少各项具体措施在落实过程中的阻力。三是要在创新实践平台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养成。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实践养成的各种载体和平台,以“科学理财、文明生活”、志愿服务、“俭以养德”等类似的主题实践活动,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实现工作互通、共建共享。
三、要始终把融入百姓生活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现实路径
意识形态工作有较强的理论性,如何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较好结合,核心在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在融入百姓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下真功夫。一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充分反映群众的真实愿望。在推进理论普及,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报道,精神文明创建,文艺作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等宣传思想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反映生产建设一线的真实场景,充分反映全面深化改革的真实做法,充分反映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二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理论宣传、新闻报道、文艺创作等宣传思想各项具体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用群众的观点、群众的眼光、群众的思维、群众的做法去丰富和充实。三是宣传思想工作要高度关注民生。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银屏、镜头和笔尖对准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工作,通过贴近群众的工作方式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宣传思想工作要为破解存在的现实问题鼓与呼。理论研究、新闻报道、精神文明创建等宣传思想各项具体工作要为解困惑、明方向、破难题、促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实现“两个巩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