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把指导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履职之首要
作者:周明武 发布时间:2015-04-08 10:29:42 点击率:41
为行政村(社区)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常务书记,既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帮助支持基层的具体行动,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职责归结为美丽乡村清洁员、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生态建设组织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八大员”,其中组织建设指导员是保障、是关键,把基层组织建设好了,其它工作也就自然而然抓起来了。因此,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特别是常务书记,一定要把指导组织建设放在履职之首要,努力把所驻村(社区)的党组织建优建强,这样,一年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经历就很有价值了。就如何指导好基层组织建设,笔者认为,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
抓好学习,熟悉业务。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多是单位重点培养对象,综合素质相对较好,但由于来自不同岗位,对如何做好基层工作大多还是一片空白。指导好基层组织建设,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章》、《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央和省州县党委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文件、三会一课制度等。只有学懂、弄通了基层党建基本业务知识,才能有底气指导基层抓好党建工作。
摆正心态,定有目标。随着干部选拔任用重视基层导向的建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多是后备干部,是来基层“补课”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既然选择到基层来,就应该摆正心态,定有目标,干好这一年,以“安”、“专”、“迷”对待基层的工作,扎扎实实做点事,让自己所驻的村有所变化。比如,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该怎么帮助解决、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缺钱该怎么办、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又该怎么办,等等,针对所驻村的实际情况定目标,重点抓几件事,一年内把计划做的事完成了,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也就称职了。
了解情况,找准问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后,要尽快进村入户,全面了解村里的情况,特别村干部的脾气、性格、专长要尽快了解,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也要尽快掌握。抓村级组织建设,首先要抓住村干部这一核心,让他们团结干事、发挥作用。对村里的情况了解了,问题找准了,对症下药,方可事半功倍。问题是个好东西,基层问题很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把问题找准,一个一个地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履职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就是工作成绩的体现。
强化沟通,达成共识。现在的一些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认识有误区,认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协调单位给钱就行,人不一定到村里,一些村干部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来了麻烦,心里有排斥感。因此,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前就要有心理准备,与其相处要谦虚谨慎,特别是发现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提出。平时要主动多与村干部谈心交心,相互之间的想法要及时沟通,让自己成为村干部的“自己人”。达成共识,形成默契,关键在平时,有些工作就是在平时不经意做的,否则有再好的点子,得不到村干部的支持也是为零,甚至还会带来一些矛盾。
发挥优势,主动参与。基层需要做的事很多,只要用心,没有插不上手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从小事做起,从自己擅长的事做起,哪怕擅长做饭,喜欢浇花水,只要做了,村干部都喜欢,特别是做业务、写材料,村干部最喜欢。主动参与做事,村干部就欢迎你、支持你、理解你。有为者有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做了事,加强组织建设才有“话语权”。
争取支持,做出成绩。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有省、州、县不同级别的,有管资金、管项目的,也有一般“清水衙门”的。无论是来自哪级、做什么工作的,在基层看来都是上级,与乡村相比,熟人熟路。基层需要财气,更需要人气,无论从什么角度都需要帮助。比如,建一个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群团部门也许没有资金、没有项目,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可以通过熟悉的人,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总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只要把心放在基层,抓住组织建设这一关键,就能在基层这一舞台上大有作为。(中共永平县委组织部 周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