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监督的“眼睛”无处不在
作者:常绍泉 发布时间:2014-05-19 08:52:47 点击率:7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为祛除“四风”之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党风政风得到明显好转。
再好的制度和政策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监督,要让监督的“眼睛”无处不在。这就不仅要求纪检、组织部门开展明查暗访、随机调研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和制度化,还要求广大群众能够随时随地监督党员干部,毕竟“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商鞅变法中的“移木赏金”故事讲的是:商鞅变法前,在城南立一木,承诺谁能搬到城北去,就赏黄金十两,可惜没人相信。后来,有好事者搬了木头,得到了赏金。从此,人们相信商鞅言必行、行必果,为变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央“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通报了一批又一批违反规定的典型案例,通报的案件级别低到村委会、街道办事处一级,充分体现了中央“动真格”,治“顽疾”的决心。
人民群众的监督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广大群众能监督、会监督、敢监督、愿监督。首先,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让他们掌握监督的相关制度,如:不准公车私用、不准发放礼品礼金、不准警车开道等相关规定,解决“能监督”的问题;其次,要利用监督电话、短信、网络、邮件等方式进行监督,例如在公车上标识所属单位和举报电话,群众一眼就能认出,举报起来也就方便快捷。再如通过网络反腐,网友还揪出了 “表叔”的违法违纪问题。通过利用多种形式的监督,解决“会监督”问题;再次,执纪执法部门要充分保护好监督举报人,不“跑风漏气”,不让监督者遭到“打击报复”,解决好“敢监督”的问题;最后,让举报的事项事事有 “回音”,件件有“落实”,让举报者不再“寒心”;同时,对查实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解决好“愿监督”的问题。
通过执纪部门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及其他形式的监督,让监督的“眼睛”无处不在, 这样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四风”之害就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