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加快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4 10:04:44 点击率:26
因地制宜 加快发展
——博南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综述
博南镇位于永平县境中西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辖13个(社区)村, 6个坝区村和7个山区村,26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2412人。全镇基本形成坝区靠铺面、山区靠产业的格局,但由于各村情况和条件不一样,收入不一样。目前就老街社区由于地处县城,出租了临街铺面一栋,每年有75000元的收入;曲硐村出租铺面,每年有14000的收入。而山区村靠产业发展青羊厂村在2006年发展了30亩黄金梨和冬桃,由于气候及管理的因素,品质一般收益较低。初一铺村建盖了约50平方米的铺面出租,城郊结合部的七屯村有一间约20平方的铺面,其它村发展基础薄弱。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发展村集体经济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到农村经济工作总体规划中,同时结合各村实际下达合理的经济指标,坚持压力与动力并驱,全面推进全镇发展村集体经济各项工作。一是要求各村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结合任务指标和实际情况制定近期及长远规划,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抓好。二是明确各村党支部书记是发展集体经济和发展项目管理是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求各村形成分工合理、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统一组织培训,增强各村班子成员的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调整市场经济结构、指导生产经营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能带领农民致富的村级干部队伍。四是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项目标任务制成责任书与各村签订,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列入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考核村干部实绩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与效益挂钩,与奖惩挂钩,年终按考核实绩进行奖惩。对实绩突出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责任心不强,不能开拓进取,致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要给予批评教育,进一步激发村干部抓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全面清理资产,依法清收债权,落实债务,努力降低村级负债。全镇统一组织、实事求是地对各村各类资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家底,做到帐实相符,心中有数。依法清收债权,对于农民欠集体的款项,根据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各项清欠办法,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加以收回。对于不合法的合同、村集体债务要依法进行核销,合法的要制定出具体的还款计划,逐步还清。
(三)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进全镇发展村集体经济各项工作。一是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对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很低或入不敷出的村,进行拨款补助,并帮助引进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实行集体经济强村和弱村的结队帮扶,促进共同发展。三是积极向金融部门争取发展集体经济扶持贷款;积极和税收、工商管理等部门协调适当减免村办工业经济和各种经营项的税收,为村级工业经济发展拓宽道路。四是加大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指导与帮助,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绿色通道”。五是实施单位结对帮扶举措,扩大农村结对帮扶面。
(四)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村集体资金管理。一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制度,从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入手,建立长效机制。要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坚持和完善“村帐镇管”、“会计委托”等制度,健全和落实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二是发挥好村民代表会议、村务民主监督小组以及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对村民委员会的财产收支及公开情况实施检查和监督,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五)盘活固定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各村以盘活集体闲置资产为目的,在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对村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水利设施、山林、场地等资产,依法采取招标、拍卖、租赁、参股经营以及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对投资商或农民在村内兴办企业、小加工厂的,村集体通过把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作为股份入股,或进行有偿租赁使用,通过按股分红或收费,增加村集体收入。
二、下步工作打算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方略。下一步工作中,镇党委将通过以下措施继续抓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
(一)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渠道。一是充分利用和挖掘集体的水面、荒山、荒地、村集体耕地、林地等资源的潜力。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分合作开发,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培育新财源,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积极进行旧村改造、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做好新增土地开发工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是做好资源开发文章。对山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可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野外旅游、旅游配套服务、旅游产品生产等。三是对城郊型和集镇型村,可充分利用区位和人口集聚优势,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有偿服务业。四是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用专项资金做好发展集体经济建设项目。
(二)结合实际,兴办村级社会化服务产业。通过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设立营销协会,农户品代办及深加工,货物中转等各种形式,推进社会化服务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组织化、效率化、规范化的要求,抓住流通环节着眼为农产品的精选、增值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为农民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培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开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渠道,在优化服务中增加集体收入,走出一条服务创收的新路子。
(三)以特色产品为重点,兴办形势多样的经济项目。我镇部分农副产品如核桃、茶叶、腌制品、野生菌、花卉、大棚果蔬等土特产品深受滇西各地人们喜好,镇党委要继续紧抓这一优势,发展专、精、特的农副产品,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种植、加工方面增加收入。同时利用好退耕还林还草机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便于组织集中收购的优势,与土特产开发公司联系,发展规模生态养殖,开辟规模销路,在养殖加工方面,增加集体收入。
(四)加强宣传,全面推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好做法。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把发展取得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在全镇推行,努力营造“发展经济是本职,发展不好是失职”的良好氛围,不断促进全镇发展村集体经济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