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力求突破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4 10:05:14 点击率:26
多措并举 力求突破
——杉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综述
杉阳镇位于永平县城西南部,澜沧江东岸,全镇辖12个村委会,252个村民小组,属于半山半坝地区,全镇以农业生产为主,山区主要以种植包谷、泡核桃、烤烟、蚕桑为主;坝区主要以种植水稻、热带经济林果为主,大部分坝区群众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来获取经济收入。全镇主要产业有泡核桃、烤烟、蚕桑三大产业。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杉阳镇12个行政村中只有抱龙、永和、杉阳、阿海寨、盘龙5个村有经济实体,年收入在14.1万元左右。其中抱龙、永和、杉阳三个村的村集体经济较有代表性。抱龙村有30.1亩的退耕还林地,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49461元,在该地块中套种了核桃,建盖了60平方米的管护用房一间,配备围墙、围栏等基础管护设施,并以300元/月的酬金聘请了一名管护人员,专门负责基地中经济林果的薅锄、抚育、日常管护等。目前,该基地中共种植有泡核桃482棵,实现了水、电、路三通,靠领取退耕还林补助每年可收入7525元,现泡核桃已多数挂果。永和村的村集体经济分为农贸市场、泡核桃基地两块。永和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4.6亩,自建成以来一直由政府管理。2005年底永和乡撤销归并杉阳镇,永和农贸市场也同时归并杉阳镇政府管理。2007年4月,为迅速发展壮大永和村集体经济,增加村级办公经费,杉阳镇人民政府与永和村委会签订协议,将永和农贸市场委托给永和村管理。目前,该农贸市场有摊位250个,永和村通过竞标管理的方式,以两年为限,2.15万元/年的价格将农贸市场承包给私人管理。永和村泡核桃基地共有30亩,种植泡核桃300棵,并在基地中建盖了16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1间,以每年600元的酬金聘请了一名管护人员,专门负责泡核桃的抚育和管理。目前,泡核桃已初挂果,村“两委”通过出租的方式,将基地出租给农户套种矮秆作物,每年地租收入1500元。两项合计,永和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可解决一定的办公费用。待两年过后,泡核桃将开始挂果,村经济实体的作用将更加明显。杉阳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永和村相似,但收入远远超过了永和村,阿海寨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盘龙村集体经济尚未见效。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对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抓好村集体经济工作,我镇出实招,多措并举,力求突破,结合各村实际抓实抓好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工作。
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一是根据山区村的自然优势搞好发展。山林资源资源优势明显的村,可发展泡核桃种植等主导产业,使之上规模;土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提高农业效益;二是结合坝区村人多土地少,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实际情况做好“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建工业园区和农业规模化种植,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利用闲置的房屋、地皮、水体、河滩等通过租赁、改造等形式,实行业主经营,集体一次性或分年度收取土地租金,盘活资产,提高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
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须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好工作,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防挪用集体资金,建立议事机制,公开村务,同时,镇纪委加强对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的监督。不断抓实项目工作,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选好配强村两委领导班子,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能力。一是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把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配为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用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文化的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以镇党政领导和农业科技部门为主开展好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他们的执政能力及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通过几年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部分村基本解决了要“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问题。“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这是一个有机整体。解决好了“有钱办事”问题,就能调动干部积极性,达到“有人管事”的要求;“有章理事”是制度保证,确保村集体经济及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其中,“有钱办事”前提和基础。我镇历来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不断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虽然,我镇的村集体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要彻底解决空壳村的问题仍有难度;二是坝区村的发展后劲不强,村集体经济持续可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
三、下步工作打算
结合我镇实际,必须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指导和领导。一是巩固并逐步提高已建成的抱龙、盘龙、永和、杉阳、阿海寨五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指导他们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进一步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结合金河、松坡、小寨、仁寿、兴隆、岩洞、普棚七个村还没有村集体经济的实际状况,根据各村的实际,有针性的指导好各村的发展工作,力争年内实施好普棚、小寨的村集体经济。